第164章 优势(1 / 2)
整个作战体系是分为不同的系统,俞初夏他们刚刚学的,只是装甲车内的末端系统。
这个终端的功能,就像俞初夏刚刚操作的,发送作战请求,协同作战系统内的所有模拟单元,甚至在独立作战的时候,可以转换为单独的接收单元。
而指挥系统,则会有更多的功能,不但可以协调所有装甲车,甚至可以监测所有单兵情况。
教官看向她点了下头,“这个本来也是应该教你们的。”
说着,看向众人,“你们现在将要面临的,是一个新的作战连队,不仅仅是新的作战风格,还有新的设备和信息系统。”
“在这个基础上,所有人都要熟练的掌握你们装甲车内的信息系统操作,甚至每一辆装甲车都有可能切换为指挥模式。”
“所以先掌握他们,是必不可少的。”
原本对于手里的系统都是两眼一摸黑的众人,在听到他的话时,脸色更是不好。
这东西和训练不同,训练可以去努力,去加强练习,可这个,不会就是不会,想努力都不知道方向。
不说其他,就是刚刚教官所讲的理论知识,他们甚至有人一句都没听懂。
可再看到俞初夏已经完成了操作,甚至可以独自去学习下一阶段的系统,他们怎么可能不急。
俞初夏看到四周其他人的神情,甚至自己班的几人,也没什么区别,也只能无奈的暗叹了口气,她总不能为了照顾别人的心情拖慢自己的速度。
于是直接应了一声,将教官的操作手册接了过来。
当翻开操作手册,才发现为什么要单独设立一门课程,而不是把这么详细的操作手册发给大家了。
因为介绍虽然详细,但更多的是专业术语。
操作手册的介绍,是建立在有一定的基础上,那看起来就足够详细清晰,可如果没有这些基础,哪怕是里面的一个词都是晦涩难懂的。
俞初夏没有急着操作,而是将手册从前到后的熟悉了一遍。
原本的系统是什么样,她还不了解,可她毕竟是做为‘终端’操作过装甲车,原本的指挥系统有多复杂或者说多闭塞,她是清楚的。
而这套系统,加强了立体化的设定,将原本的单一构架,变成了多维度构架。
这样一来,即便中间某个指挥失能,也可以马上切换指挥权,由最高一级指挥可以重新分配甚至直接指挥。
甚至还有刚刚教官所说的,临时转换指挥位置。
以一个连来看,一旦指挥的装甲车出现问题,那么临时更换指挥,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但这样的一来,就需要一套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指挥体系和设备。
俞初夏看着眼前的这些,顿时明白,这不仅仅是给新连队使用换新,更是一个实验阶段的实验品。
如果新连队使用起来,没什么问题,那么整个装甲团都将迎来改制。
俞初夏心里边想着这些,已经默默的将操作手册看完,待再去操作的时候,已经将系统转换为指挥系统。
也不再迟疑指尖敲打着键盘,随着几道指令输入,系统界面平滑切换,原本的单兵作战控制模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布满数据模块的指挥系统。
蓝色主调的屏幕上,连队编制、装备部署、实时战场态势以三维全息形式立体呈现,各作战单元的位置坐标、弹药余量、燃油状态等数据实时跳动更新。
看到这样的模式,俞初夏眼前一亮,轻轻一点便展开了连队下辖各排的详细序列。
不过没有触摸屏幕还是不方便的,只能进行命操作。
这让已经习惯了各种触摸屏操作的俞初夏,还很是不习惯,心中暗叹了口气。
而不说别的,只这个下达指令这一项,恐怕能学会的人就不多。
随着指令下达,虚拟图标开始进行战术调整,屏幕上的装甲车也按战术攻击模式进行排列。
当她一道道指令下达,同步生成战术推演动画,标注出进攻路线上的火力覆盖区域与潜在风险点。
这属于大指挥系统的范畴,也就是说几道命令便可以命所有部队人员,对他们进行进攻或者撤离的命令。
在大指挥下,还有分类针对小单位的,比如单独针对某一个系统单元的。
俞初夏没有去试这个,反而切换至“通讯互联”模块,选择与三排排长建立加密信道。
语音传输清晰无延迟,附带的文字指令与战术地图同步推送至对方终端,反馈回执在三秒内便显示“已确认接收”。
目光扫过屏幕右侧的“应急调度”栏,她特意测试了故障切换机制。
模拟指挥车信号中断后,系统自动弹出备选指挥节点列表,标注出各节点的信号强度与承载能力,只需点击确认便能完成指挥权无缝移交,整个过程耗时不超过十秒。
俞初夏这个时候,注意到身后安胜男和齐语兰已经围了过来盯着她的操作看了起来。
待看到她移交指挥权的操作,安胜男顿时忍不住一声轻呼,“还可以这样?”
俞初夏听了,好笑的回头看了她一眼,“看来你刚刚是真没听讲啊。”
“以现在这个系统来看,指挥系统可以随时转移,如果是小范围的连队作战,那么每一辆车都有可能是指挥车辆。”
说到这里,轻笑了出来,“这么看可有点意思。”
在他们的视线注视下,俞初夏已经开始查看火力部署,随着指令预设完成,屏幕上自动生成了火力打击优先级清单,与战场态势数据实时联动调整。
见到这个,俞初夏顿时感慨的说了一句,“真不错啊!”
转头看到两人还一脸懵,便直接给他们解释起来,“这些是可以按照指令进行预设,它会自动生成火力打击优先级。”
说着看了刚刚走过来的杜凌川一眼,“这样他们就不用傻傻的自己去观察现场情况了。”
“而且自己观察的也没有这样勘察做得好。”
突然天降大锅,让杜凌川顿时哭笑不得,“我们怎么就观察的不好了,这是我们的专业好不好。”
俞初夏没有理会他,继续去看其他的东西,却突然看到了什么,“你们看这个战术数据库。”
“它涵盖了各类地形作战案例与应对预案,只需输入战场环境参数便能快速调取参考方案。”
“虽然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但只要有大量的数据提供,也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