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番外墨小染篇(五十)(2 / 2)
“这次会议,来的都是些……有意思的人。”简寂语气轻缓,目光却意有所指地看向墨小染和齐司衡,“你们年轻人,多听听,多看看。”
简单的寒暄后,墨洐释将手中的报告递给齐司衡:“这是‘星耀’近半年来在深海采矿机器人方向的专利布局和关键技术收购清单,你路上看看。”
齐司衡接过,神色一凛。
顾宸和星耀集团,果然也嗅到了风向,并且动作迅速。
墨小染心中了然,这次海上会议,恐怕也是一场无声的、关于未来赛道主导权的提前交锋。
研讨会在一间堪比陆地上顶级科技公司发布厅的环形会议室举行。
巨大的弧形屏幕上显示着深邃的海底地形图和复杂的数据流。
到场者不过二十余人,皆衣着低调,神色内敛,但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气场,无不表明其执掌一方技术或资源的巨头身份。
简寂作为东道主,做了简短的开场。
她穿着一身珍珠白色的改良西装套裙,站在演讲台前,声音清晰而富有穿透力,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深海战略资源开发的技术瓶颈与协同创新”这一核心议题。
她的发言高屋建瓴,既点明了巨大的商业前景,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当前面临的技术、环保乃至国际法规层面的严峻挑战。
墨小染和齐司衡坐在台下,安静聆听。
他们注意到,与会者中,除了几位国际知名的海洋学家和工程师,还有代表国家相关研究机构的低调官员,以及几位掌控着特殊材料或核心传感器的民营企业掌舵人。
顾宸并未亲自到场,但星耀集团旗下负责海洋装备的子公司CEO赫然在列,正目光闪烁地记录着什么。
会议进入技术研讨环节,各方就深海耐压材料、高精度水下导航、远程操控与能源供给等关键技术难题展开了激烈而专业的讨论。
齐司衡就水下AI机器人的自主决策与集群协作算法提出了几个尖锐的问题,引发了新一轮的思辨。
墨小染则更关注数据获取与传输的可靠性,以及如何将“启明”在复杂环境感知方面的技术积累迁移到深海应用场景。
他们的发言逻辑严密,视角独特,虽然年轻,却展现出了不输于在场任何人的技术洞察力,引得几位白发苍苍的专家频频侧目。
墨洐释始终沉默地听着,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几笔,看不出情绪。
简寂则端坐在主位,面容平静,唯有在听到精彩处时,指尖会无意识地在扶手上轻轻敲击一下。
第一天的会议在密集的头脑风暴中结束。
夜晚,“海神号”航行在平静的海面上,星空低垂,仿佛触手可及。
墨小染和齐司衡来到顶层甲板透气,发现墨洐释独自一人凭栏而立,望着墨色海面上被船犁开的白色浪花,不知在想些什么。
“爸。”墨小染轻声唤道。
墨洐释没有回头,只是“嗯”了一声。
海风将他一丝不苟的发梢吹得微乱,冷峻的侧脸在星光下显得格外深沉。
“今天的会议,感觉如何?”齐司衡站在墨小染身侧,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