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三箭三鞠躬(2 / 2)
“嗡——”
引脉箭带着淡青黄色的灵能,如同一道流光,径直钻入孔洞中。
箭身入岩的瞬间,聚脉岩表面的所有孔洞纷纷亮起,淡青色的灵能从孔洞中溢出,如同泉水般喷涌而出,在山顶形成一道小型的灵能喷泉,空气中的灵能浓度瞬间提升了三成。
然而,正如月平此前预判的那样,仅凭引脉箭的力量,尚不足以完全打通地脉通道——聚脉岩深处的灵脉节点,因常年淤堵,灵能流动滞涩,引脉箭的灵能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只激起一圈涟漪,便难以继续深入,岩体内的灵能流动速度仅提升了一成,远未达到预期效果。
就在此时,一道黄色灵影从簸箕山的密林深处疾驰而来——是四大意灵中的小老虎!
它身形约有半人高,周身覆盖着淡黄色的毛发,毛发上泛着淡金色的灵能光晕,那是簸箕山“聚脉岩”灵能长期滋养的结果,让它对这座山峰的地脉有着天生的亲和力,能精准感知灵脉的流动状态。
小老虎纵身跃至聚脉岩旁,动作轻盈却不失力量,落地时没有激起半点尘土。
它对着岩石发出一声低沉却不狂暴的roar——这并非普通的兽吼,而是它以自身灵能为媒介,发出的“地脉共鸣音”。
吼声的频率与聚脉岩深处灵脉的频率完全一致,能引发岩体内灵脉的共振,松动淤堵的杂息。
吼声中,淡金色的灵能顺着小老虎的喉咙溢出,如同无形的声波,一圈圈渗入聚脉岩的孔洞中。
灵能与引脉箭的淡青黄色灵能在岩体内相遇,瞬间融合成一道更强的灵能流——淡金色的共鸣灵能松动淤堵,淡青黄色的引脉灵能则顺势冲击,如同溪流汇入江河,朝着聚脉岩深处的地脉节点冲去。
“轰隆”一声轻响,聚脉岩轻微震颤,岩体内传来细微的“咔嚓”声——那是淤堵被冲开的声音。
地脉通道彻底贯通,岩体内的灵能流动速度瞬间提升至五成,淡青黄色的灵能顺着通道,朝着豆腐堰的方向快速流动。
引脉箭的箭头深深嵌入聚脉岩深处六十丈,那里正是簸箕山地脉的主通道,箭杆则以十五度角向上翘起——这个角度是月平经过反复测算确定的,既能确保灵能顺畅流出,又能避免灵能过于集中,灼伤地脉节点。
箭身上的“引脉纹”与聚脉岩的灵能通道完美对接,淡青黄色的灵能顺着箭杆缓缓流出,如同一条细长的灵能丝带,在空中轻轻飘动,朝着豆腐堰的方向延伸,丝带的宽度逐渐增加,从最初的寸许宽,慢慢扩展到三尺宽,灵能流量也随之稳定在安全范围内。
小老虎绕着聚脉岩转了两圈,用脑袋轻轻蹭了蹭箭杆,眼中满是温顺——它能清晰感受到岩体内灵脉的顺畅流动,知道这支箭将为簸箕山的地脉带来新的活力,也将为豆腐堰带来守护的力量。
随后,它趴在聚脉岩旁,如同忠诚的守护者,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防止有外来杂息干扰灵能的流动。
几乎在同一时间,飞向兔儿山的淡青白引脉箭也抵达了目标。
兔儿山的山体陡峭,山腰处有一片广阔的“灵草甸”——甸中生长着密密麻麻的“灵心草”,草叶泛着淡绿色的光晕,那是地脉灵能充沛的象征。
灵草甸的土壤肥沃,富含灵脉矿物质,灵心草的根系深入地下丈许,与兔儿山的灵脉主通道相连,能过滤灵能中的杂息,让灵脉保持纯净。
淡青白引脉箭在空中盘旋,箭头上的灵晶闪烁着淡白色的光芒,同样发出一道探测光束,扫过灵草甸的表面。
灵草甸中的灵心草感受到光束的灵能,纷纷朝着光束的方向微微倾斜,仿佛在指引目标。
片刻后,光束锁定灵草甸中央的一处凹陷——那里的灵心草长得格外茂盛,草叶比周边的灵心草高出半尺,草下正是兔儿山地脉的“主通道”,通道口被灵草的根系巧妙覆盖,既能保护通道不被杂物堵塞,又能让灵能顺畅流动。
引脉箭缓缓落下,如同一片羽毛,轻轻插入凹陷处的土壤中,没有损伤任何一根灵心草的根系——这得益于箭身上的“滤杂膜”,膜上的灵能与灵草的灵能产生排斥,让箭身自动避开根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