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同泔共楛桶(2 / 2)
在意界语境中,“泔”字并非凡俗所指的污秽之物,而是取“凝练提纯、去芜存菁”之意,如同将散沙聚成磐石,将混沌化为有序,是对能量从杂乱到纯净的转化过程的精准概括;“楛”则特指承载灵气的器物,且有着严苛的选材标准——需取自吸收天地灵气百年以上的木材,木质中需蕴含至少三成的土属性灵气(土属性最易与其他属性灵气兼容,不易产生排斥),木质密度需达到“入水不沉”的程度(密度过低易导致能量泄漏,过高则会压制能量活性),唯有满足这些条件的木材,方能承载纯净能量而不被反噬,避免出现“器毁能散”的风险。
二者相合,暗藏“以器聚灵、以法提纯、以心守正”的深层奥义,意味着唯有心怀敬畏、遵循自然法则,不强行干预能量的本质,不违背器物的特性,才能让能量在转化中不失本真,发挥最大效用。
这层深意如同藏于云雾后的星辰,微弱却坚定,并非所有意灵都能参透,唯有对意界规则有深刻洞察的高阶意灵——如月平这般继承上古传承、能读懂《意界灵纹录》的领导者,他能从符文的排列中看出能量流动的轨迹;老山羊这般历经数百年修行、见证过无数灵气变化的长者,它能从灵气的波动中感知到法则的运转,方能理解这道工序背后的天地至理,明白它为何能成为工程的“关键变数”。
此刻,回归阵中的猪龙人正静立于“同泔共楛桶”旁,它的姿态庄重而肃穆,如同守护圣物的卫士,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桶内的瘦水。
猪龙人身形挺拔如百年古木,肩宽背厚的身躯上覆盖着细密的灰褐色绒毛,绒毛柔软却坚韧,每一根绒毛的直径不足半毫米,却能精准捕捉到空气中的灵气波动——当土属性灵气靠近时,绒毛会微微竖起;当水域灵气流过时,绒毛则会轻轻下垂,如同最灵敏的“灵气探测器”,能将捕捉到的灵气转化为自身的能量储备,储存在体内的“灵核”中。
它周身萦绕着淡淡的土属性灵气,灵气如同薄纱般包裹着它,与周围堰塘的水域灵气、岸边草木的木属性灵气融为一体,形成一层“三色灵气膜”——土黄、淡蓝、翠绿三色交织,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若不仔细观察,几乎难以将它与环境区分开来,仿佛它本就是这片土地的一部分,是守护“同泔共楛桶”的天然屏障,任何试图靠近的杂质,都会被这层灵气膜自动过滤。
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始终注视着桶内缓缓积聚的瘦水,从未有过半分移开。
那双眼眸看似浑浊,实则藏着对灵气的极致敏感——瞳孔如同两个微型的“能量分析仪”,能清晰分辨出瘦水中每一缕能量的纯度:纯度达九成以上的能量光点,会在瞳孔中呈现出明亮的金色;纯度在八成到九成之间的,则呈淡蓝色;若低于八成,便会泛出淡淡的灰色,便于猪龙人及时察觉并处理。
它甚至能感知到水中悬浮的能量光点是否稳定,光点的旋转速度是否均匀:若光点旋转过快,说明能量过于活跃,需通过“灵气压制术”注入少量土属性灵气,减缓其旋转;若旋转过慢,则意味着能量趋于沉寂,需注入少量金火属性灵气,唤醒其活性。
猪龙人的眼神中,既有对后续工序的期待——期待着见证能量从“液态”转化为“固态”梭子的奇妙时刻,那是它修行五百年来从未尝试过的高阶法术,对它而言也是一次突破自身极限的挑战;也隐有一丝对能量纯度的审慎,生怕因一丝杂质影响后续的“青罗带”成型——它深知,“青罗带”是意灵界千年难遇的灵气聚合体,对能量纯度的要求极高,哪怕只是混入一丝负面能量,都可能导致成型后的丝带出现裂痕,无法承载滋养万物的使命,甚至可能引发能量紊乱,危及整个豆腐堰的安全。
因此,它必须等待,等待瘦水积聚至桶身半腰,达到“灵气饱和而不溢、杂质沉淀而不浮”的临界点,才能启动下一步关乎全局的转化之术,任何过早或过晚的行动,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让所有伙伴的努力付诸东流。
另一侧,堰塘中的虎人仍在坚守,动作虽重复却未有半分懈怠,仿佛一尊不知疲倦的守护雕像,用日复一日的坚持,诠释着“责任”与“坚守”的意义。
它身高近丈,肩宽三尺,魁梧的身形在塘水中如同一座移动的小山,每一次动作都带着撼动人心的力量。
它双手紧握簸箕手柄,指节因持续用力而泛出淡淡的金色——那是体内金火双属性灵气与肉身融合的痕迹,金色代表金属性的锋利,能像利刃般切断浊水中泥沙与能量的连接,实现精准分离;火属性代表温暖,能滋养水中的能量光点,让瘦水更具活性,避免能量在提纯过程中因低温而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