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猪龙人转化梭子助力青罗带工程(2 / 2)
它簸动簸箕的速度再次加快,汗珠从额头滚落,滴入塘中,激起一圈圈微小的涟漪,涟漪与能量光点碰撞,发出细微的“噼啪”声,如同为这场伟大的创造喝彩。
随着梭子与能量网的完美对接,整个豆腐堰的灵气开始快速流动,形成一个巨大的能量循环系统——虎人提纯的瘦水能量通过楛木桶传入梭子,梭子引导能量在能量网中快速穿梭,老山羊的屏障则确保能量不外泄,大白兔的灵丝不断补充灵气,所有环节环环相扣,如同精密的钟表齿轮,共同推动着“青罗带”的成型。
晨光渐亮,万多把梭子在阳光下泛着金土相间的光芒,与能量网的银色光芒、屏障的绿色光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庄严而神圣的画面。
这场关乎意灵界未来的“青罗带”工程,在所有意灵的同心协作下,终于迈入了最关键的阶段,而万多把梭子的诞生,也为这场伟大的创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预示着意灵界即将迎来全新的生机与希望。
其实,月平早已知晓猪龙人拥有这般精妙的“灵物转化”能力,这份认知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对意灵一族数十年如一日的深度洞察。
作为“青罗带”工程的统筹者,月平案头始终摆放着一本泛黄的《意灵属性图鉴》,这是他父亲临终前传承的至宝,册中以灵墨书写、灵丝装订,详细记载了每一位参与工程意灵的天赋、能力与能量特质,甚至包括其先祖的法术传承。
他清楚记得,图鉴中对猪龙人的描述是“土属性灵核,擅以肉身通灵,能将蕴含灵气的载体转化为器物,转化精度达微米级,且转化过程中能量损耗率低于千分之三”,这般精准的记载,让月平早在工程筹备阶段,便将猪龙人纳入“核心工序执行者”的名单。
他更清楚猪龙人的兔形分化体(小猪猪)对灵气载体的敏感度远超其他意灵:小猪猪的鼻尖覆盖着一层肉眼难见的“灵触绒毛”,每一根绒毛都能分辨出毛发中七种基础属性的细微差异,甚至能感知到灵气流动的轨迹——如同人类通过指纹识别身份,它能通过绒毛的震颤频率,判断出毛发的生长年限、所属意灵的修为等级,乃至是否蕴含特殊能量;
它的前蹄掌心有一块淡粉色的“灵纹胎记”,触碰载体时,能以“灵丝探测”之术深入载体内部,感知每一寸纤维中的能量密度,确保转化材料的纯度达到工程要求的“九五之标”。
同时,月平也知道猪龙人的本体对自身毛发格外珍视——作为土属性意灵,它的毛发如同“微型灵脉”,每一根都蕴含着稳固的大地灵气,毛发的根部与体内的灵核相连,脱落一根便需三日静心修行才能补足,且会导致灵核的能量循环出现短暂紊乱。
因此,猪龙人平日里连梳理毛发都格外小心,只用浸泡过“灵泉露”的软毛刷轻拂,毛刷的材质选用“云锦草”的纤维,柔软且不导电,生怕损伤毛发中的灵气脉络,这般珍视,也让月平更加确信,猪龙人会以极致的专注对待“灵物转化”工序。
月平曾在工程启动前,专程前往猪龙人的修行地——一处位于“厚土灵域”深处的山洞中拜访。
那处山洞被猪龙人布置得如同“灵气载体博物馆”,各类蕴含灵气的载体被整齐地摆放在灵木打造的架子上,每一件都贴着用灵纸书写的标签,标注着属性、来源与用途:
灵狐的火属性尾毛,取自“赤焰谷”的成年灵狐,获取时需以温和的木属性灵气引导,避免激怒灵狐导致能量紊乱,尾毛中蕴含的炽热能量适合转化为高温法器的核心部件;
灵鹿的木属性鬃毛,来自“翠林峰”的千年灵鹿,需与其达成“能量共识”——以等价的土属性灵气交换,鬃毛中透着的温润生机,是制作滋养型器物的最佳材料,曾被用于修复过受损的上古灵脉;
甚至还有罕见的冰蚕丝,取自“极寒渊”的冰蚕茧,采集时需在零下五十度的环境中,以“寒冰结界”保护,冰蚕丝能承载极寒灵气而不冻结,是制作防护屏障的稀有材料,整个意灵界存量不足百斤。
这些载体的获取过程皆不轻松,有的需深入险地,有的需耗费大量时间与其他意灵沟通,足见猪龙人对“灵气转化”之事的执着,也让月平更加确定,它是完成“梭子转化”工序的最佳人选。
此次让猪龙人将虎毛转化为万多把梭子,正是月平根据工程需求做出的精准安排。
在工程启动前的三日,月平便以“意通”之术与猪龙人进行了长达两个时辰的深入沟通,将“梭子需承载金火水三属性灵气,且三种属性的能量占比需为4:3:3”“灵槽宽度需控制在一毫米,深度为零点三毫米,误差不超过正负零点零五毫米”“整体重量不超过五钱,且重心需集中在梭子的中后段,确保抛接时的稳定性”等二十余项参数一一明确,并为其提供了虎毛的能量样本——样本装在由“水晶髓”打造的容器中,能完美保存虎毛的能量状态,让猪龙人提前熟悉材料特性,进行了上百次的模拟转化实验,这种周密的准备,让猪龙人的正式转化过程事半功倍,也让这份特殊能力成为推动工程的关键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