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小猪猪固化水丝工序详解(2 / 2)
轨道两侧还分布着“护丝符”,能形成一层淡白色的灵气屏障,防止外界气流干扰菟丝的输送轨迹,确保每一根菟丝都能平稳落入收集槽,边缘不会出现丝毫磨损。
小猪猪全程保持着高度专注,它的身体微微前倾,双肩下沉,这是“月光火”施法的最佳姿态——能让灵气从丹田经手臂顺畅流转至指尖,能量损耗率降低至百分之一以下。
它的双眼紧紧盯着锣面上的每一根灵丝,瞳孔微微收缩,通过眼周的“灵视纹”放大灵丝的细节,连分子排列的细微偏差都能清晰察觉。
同时,它鼻尖的“灵触绒毛”以每秒五十次的频率轻微颤动,实时感知灵丝的温度与能量波动:若某根灵丝因水分子分布不均导致固化速度稍慢,它会立刻通过指尖的“控火点”微调该区域的月光火输出,将局部温度提升一度,确保所有菟丝同步完成固化;若某根灵丝的能量分子排列出现偏差,它会从掌心的“灵纹胎记”释放出一缕直径仅微米级的“校准灵气”,如同外科医生的手术刀般精准插入分子间隙,引导分子重新排列成标准的菱形晶格。
这份对细节的极致把控,让每一根菟丝的合格率都达到百分之百,连最挑剔的“灵匠”见了都要赞叹不已。
此时,猪龙人传递梭子的速度已提升至每秒五次,它背后的百条灵臂以“九宫八卦”的轨迹快速穿梭——每十条灵臂负责一个阵位的梭子传递,灵臂之间的间距保持在一尺,避免相互碰撞干扰。
带着水丝的梭子在灵臂的操控下,如同被赋予生命的银白色流星,在“同泔共楛桶”与“固化阵”之间划出密集而规整的弧线。
梭子飞行的高度始终保持在离地面三尺,这是经过测算的“最佳输送高度”,既能避开地面气流干扰,又能让“归位纹”精准捕捉。
每一把梭子飞入阵中三米范围时,“归位纹”便会自动激活——这是刻在法阵边缘的环形纹路,由一百八十道“导向符”组成,每六道符文形成一个“引导单元”,能根据梭子的飞行速度自动调整灵气输出强度。
符文释放的淡金色灵气形成一道直径三尺的无形“灵气通道”,通道内壁的灵气流动速度与梭子的飞行速度完全一致,如同为梭子打造了一条专属的“高速轨道”。
即便遇到突发气流干扰,“归位纹”也能在半息内启动应急机制:通道内的灵气会瞬间形成反向推力,将偏离轨迹的梭子拉回正轨。
有一次,一阵突如其来的阴风从西北山林刮来,风速达每秒三米,气流冲击到某把正在返回的空梭子,导致梭子的飞行轨迹偏离原路线近三寸,眼看就要撞上阵边的灵玉。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归位纹”中对应区域的“应急符”瞬间亮起,通道内的灵气流动速度从每秒五米骤升至每秒八米,形成一股精准的反向推力,如同无形的手轻轻一推,将梭子拉回正确轨迹。
整个过程仅耗时半息,梭子的后续传递没有出现丝毫延迟。
这一幕被远处的九大望眼看在眼里,其中一位手持玉如意、修行超过千年的望眼忍不住低声赞叹:“这般精密的工序设计,怕是只有继承了上古‘意灵工程学’的月平大人才能做到,连最细微的突发状况都能完美应对,不愧是能主导‘青罗带’工程的领导者!”
随着工序的推进,“灵丝收集槽”中的菟丝越来越多,银白色的菟丝在槽中堆叠成一座半尺高的“丝丘”,泛着柔和的月光光泽,远远望去如同堆积的月光凝固而成。
收集槽长一丈、宽三尺,由“灵木”拼接而成,内壁铺着一层由“云锦草”编织的软垫——这种草是意灵界着名的“灵养草”,纤维中蕴含天然的木属性灵气,能吸收菟丝表面残留的微量水分,同时释放出浓度为“半厘灵”的温和灵气,为菟丝提供持续的“能量养护”。
这种养护能防止菟丝在储存过程中因能量流失导致韧性下降,让其保持最佳状态直至聚合工序启动。
收集槽的底部还刻有“导流纹”,这些纹路呈放射状从中心延伸至槽壁,能引导新落入的菟丝均匀分布在槽中,避免因局部堆积过厚导致底层菟丝被压变形。
导流纹还能释放微弱的“分丝灵气”,将偶尔缠绕在一起的菟丝轻轻分开,确保每一根菟丝都保持独立状态,方便后续的聚合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