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我甩甩头,这风咋还替我“鼓掌”了?(2 / 2)
那朵小小的、曾象征着希望与奇迹的火苗,在夜色中摇曳了一下,彻底熄灭。
几乎就在火苗熄灭的同一瞬间,他感到衬衫口袋里,那枚早已失效多年的身份认证芯片,极其轻微地灼热了一下,随即又迅速冷却,归于沉寂。
仿佛,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最后的心跳。
人群散去,夜色渐深。
楚牧之独自一人,走到了老城外的河边。
他拿出那枚已经冰凉的芯片,没有丝毫留恋,扬手将它投入了漆黑的河水中。
这并非遗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与过去彻底告别的仪式。
芯片落水,荡开一圈圈涟漪。
就在涟漪扩散至岸边的瞬间,芦苇丛中忽然响起一阵密集而轻微的声响,像是千百片叶子在同一时刻被无形的手指拨动,齐齐翻转。
楚牧之猛地抬头。
清冷的月光不知何时穿透了云层,洒在广阔的湿地上。
他清晰地看到,整片芦苇荡的叶片,正随着晚风的韵律起伏波动,以一种神乎其技的方式,在月光下拼出了三个巨大而清晰的汉字,转瞬即逝——
照常亮。
他静静地站在原地,没有动,没有拿出手机拍照,更没有惊呼着叫任何人来看。
他只是看着,将这一幕深深刻在脑海里。
他转身,向着家的方向走去,脚步前所未有的轻快。
路过街角的二十四小时公益书屋时,他听见里面传来一个孩子清澈的朗读声。
那是个稚嫩的童音,正在念一本名为《冬天写信的男孩》的童话。
“……后来,人们再也不问那盏灯究竟是谁点亮的了。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你愿意伸出手,光,就会自己跳进你的掌心里。”
楚牧之停下脚步,站在门外的阴影里,没有进去。
他只是抬起手,轻轻摸了摸自己的肩头,仿佛要拂去那里根本不存在的尘埃。
夜风吹过他的发梢,他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轻松的微笑。
几乎在同一时刻,遥远的法国巴黎,唐人街。
一盏新挂起的、融合了东方韵味与现代设计的灯笼,在庆祝活动中被点亮。
晚风穿过灯笼精巧的竹骨缝隙,发出了一声悠长而清越的鸣响。
那声音,宛如掌声,久久不息。
回到家中,楚牧之简单洗漱后,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
时针已经指向了凌晨两点。
明天一早,他还要陪陈阿婆去市中心医院做例行复查。
他拉上窗帘,躺在床上,却久久没有睡意。
今夜发生的一切,那些声音,那些光影,那些人,如同电影画面一般在脑海中回放。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安宁,仿佛卸下了一副无形的、背负了多年的重担。
世界,终于不再需要他时刻警惕地守护了。
他闭上眼,准备迎接一个安稳的睡眠。
然而,就在意识即将沉入黑暗的边缘,一种极其细微的、难以言喻的异样感,让他猛地睁开了双眼。
不是声音,也不是光线。
是寂静。
一种……过于完美的寂静。
白日里城市的喧嚣,夜晚车辆的呼啸,甚至连邻居家老旧空调外机的嗡嗡声,此刻全都消失了。
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按下了静音键。
楚牧之霍然坐起,走到窗边,一把拉开了窗帘。
窗外,那片在庆典开始时出现过的、吞噬光线的浓雾,不知何时又回来了。
而且比之前更加浓郁,更加厚重,像一堵密不透风的灰色棉墙,将整个世界包裹得严严实实。
他侧耳倾听,却发现那个与他应和了一整晚的风,不知何时,已经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