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七十七节 木桃,看好(保底第二更!)(2 / 2)
县里一脚把张建川从民丰公司踢出来,让邱昌盛这个眼高手低的角色来掌舵民丰粮油集团,不说这种整合全县粮油系统企业的模式是否合适,单就邱昌盛来担这个担子,丁向东就不太看好。
邱昌盛虽然当过几年分管经济这一块的区委副书记,但那都是泛泛的理论上吆喝,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操刀过一家企业,而且你看看东坝区农工商总公司的表现就应该清楚他内瓤子是啥。
结果没想到会被孔运良看上,姚太元也不反对,再加上钱力这个半吊子也没有意见,居然就让邱昌盛真的来充当县里企业改革的旗手了。
其实丁向东也觉得这么大一个国有企业集团,要让张建川来掌舵也显得有点儿草率了,但你要做事肯定得要张建川这种人来。
所以当初丁向东给孔运良和姚太元也建议过,可以考虑让刘英刚掌舵,邱昌盛就去管他的粮食局事务,别插手粮油体系这些企业改革改制的事务,还是让张建川拟出一个条款来,和刘英刚商量着来推进。
这样既能调动张建川的积极性,又能有刘英刚掌舵,确保方向和节奏不失控,但这个建议显然没有得到孔运良和姚太元的认可。
也不知道邱昌盛怎么就入了孔运良的眼了,现在的民丰集团的情况外人还看不出太大端倪来,但瞒不过丁向东这些人。
生产没有问题,甚至在产能上还得到了长足的提升,销售回款也很稳健。
但是唯一的问题就是销售订单开始下滑,而且下滑幅度还在加大。
也就是说五六月份还积累了将近半年的订单,到十一月份,后续订单只到明年二月了,或许到明年二三月份订单就能被消化完毕,接下来的生产就有可能变成库存,就需要营销上去推动了。
丁向东不清楚民丰集团内部如何看待和应对的,但从这一点来说,局势已经不容乐观了,如果不能找到切入点让销售重回原来的势头,一旦库存积压,这局面就不好看了。
不过这都不干丁向东的事儿,他只是在常委会上听取介绍时感觉到了压力,当然压力主要还是集中在县政府那边。
搞企业没那么简单,这是丁向东的观点,你觉得人家干得轻松潇洒,是运气好,但等到你来接手时就发现事事不遂,样样受阻,这就是差距。
所以丁向东也很担心张建川在成功了一回之后就飘了,现在居然要去自己办厂,甚至还把姨妹子都忽悠进去了。
当时姨妹子辞职不干,丁向东就有些不高兴。
民丰集团好歹是国企,再不济县里还是准备让你简玉梅继续留任副总的,没想到简玉梅这么任性,就直接辞职,甚至都没给自己两口子打招呼。
人家那边假意挽留一下,也就同意了,空个位置出来正好安人。
丁向东知道的时候想要干预都来不及了,只能回来把妻子说了一顿,说姨妹子太过任性不懂事。
现在好了,结果是又被张建川给拉上了贼船,要去干私营企业了,甚至都已经在经开区那边成立了公司了,还忙得不亦说乎,连孩子都委托给老岳父岳母和自己妻子了。
所以今天丁向东打定主意是要把情况弄清楚,看看这帮人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姐夫,姐,我也打算入股建川这个食品厂,钱不够,还打算找你们借点儿钱。”简玉梅语气轻松,像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两万也行,三万也可,五万最好。”
没等妻子说话,丁向东吓了一跳,瞪了一眼简玉梅:“玉梅,你疯了?还借钱入股,两万三万,说得轻巧,真不把钱当钱啊,你这么些年攒了多少?”
也没等简玉梅回答,丁向东已经把目光放在张建川身上:“建川,你给玉梅灌了什么迷魂药?替你打工也就罢了,怎么还要她也入股来了?你就这么缺钱?”
张建川也有些惊讶。
他可从来没想过让简玉梅出资入股。
他知道简玉梅既然干过信托投资公司,又在南边去工作过,肯定多少有些积蓄,但是前几年那个工薪水平,就算是收入不差,但是估计也就是几万块钱的积蓄,对于自己这个准备注册资本五百万的公司来说,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
何况就算是简玉梅不出资,他也要考虑给简玉梅一些股份的,包括吕云升、高唐、杨德功这些能舍弃现有待遇来跟自己的,他肯定不会亏待,都会有所表示。
这是他做人的原则,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玉梅姐,这咋回事儿?我早就说了,益丰现在可不缺钱,人家还有等着投资的,我没说假话。”张建川看了一眼简玉梅,“再说了,你都是要当常务副总的人,没点儿股份肯定不行,但不需要你出资。”
“建川,这是两回事。”简玉梅的态度也很平静,“我出资入股,也是表明我的态度,看好益丰。”
****
200票,能有么?冲击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