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亲力亲为,破题解题(1 / 2)
第365章亲力亲为,破题解题
在告别刘少堂离开时,张建川又想起了两个问题,当然这两个问题相对就要简单容易许多。
一是还要请经开区管委会帮忙联系协调诸如火车站和长途客车站以及一些市内大型厂矿,再加上工商和卫生防疫部门,毕竟要在这些地方搞活动,各种审批和联络少不了,望给予方便。
另一个就是方便面一旦启动生产,虽然现在相关的诸如印刷、原材料采购、运输这些方面公司都已经在有条不紊的联系,但是难免就遇到一些问题,也要请管委会多关照。
这些都是新企业在创建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遭遇的,准确的说,借助了原来在民丰方面的一些资源和经验,简玉梅、高唐和杨德功他们已经算是熟手了,节省了很多精力了,但是仍然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麻烦。
创业就是如此,无数你想像不到的问题都会在一手一脚的搭建过程中冒出来,需要你去面对一个个解决,实在不行,就得要借助你自己的人脉和关系来解决,再不行,就只能想办法变通处理。
对这两个请求,刘少堂自然满口答应,而且还专门明确了一位副主任来协助对接,也就是简玉梅的那个前小叔子——安云禾。
张建川也专门去了安云禾那里表达了谢意,这位安主任倒是很客气也很热情,看得出来的确和简玉梅这位前嫂子关系处得不错,也变相说明简玉梅前夫恐怕在安氏家族中的风评没那么好。
回公司的路上,简玉梅忍不住道:「建川,找央视GG我听你提过,但这中间花费恐怕会很大啊,尤其是如果要迭加你提到的周润发或者成龙来为产品代言,那就是天价了,我估计没几百万拿不下来,公司在GG这方面的预算远远不够。」
张建川坐在车座上望著前方,悠悠地道:「我知道,所以我也在琢磨如何来筹措这笔资金,所以我先和刘主任打了伏笔,后续如果生产线扩建,都需要贷款了,现在我们也需要精打细算一下,按照计划我们会在五六月间全面出货,前期还需要备货,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制作,那些能赊销或者赞欠的,都要考虑进来,能省尽省,实在不行,……」
简玉梅眼巴巴地看著张建川,看他能从那里变出一笔钱来,难道又是股市,他就这么有把握在上海也能捞一笔?不怕栽筋斗?
久走夜路必撞鬼,这个道理简玉梅相信张建川如此聪明应该明白,这从他股市赚了钱却半点不留恋,一下子砸进来搞方便面就能看得出来。
现在就要贷款,难度很大。
厂房行政楼都属租的,生产线和设备都还在运输途中,要月底才能到开始安装测试,你设备一到货就要抵押贷款,怎么看都觉得有点儿不靠谱。
「实在不行我就增资扩股。」张建川淡淡地道:「我让青江建材公司到时候入股一百五十万。」
这是迫不得已之举,到那时候张建川相信一开司那边再怎么也都该和青江建材结一次款了,一百万应该是比较是确定的。
张建川没把自己这一次上海之行算计在内,这种东西玄学,不靠谱没定数,自己虽然看好,也一样没把握。
虽然他觉得现在的股票只要你买持有,折本可能性很小,哪怕是深圳现在正在持续暴跌的几支股票,只要你耐得住寂寞,估计都会重新涨起来。
简玉梅吃了一惊:「青江建材这么赚钱?那建川你何必再来搞方便面?」
「因为我觉得方便面能够更赚钱,远胜于挖砂石!」张建川很笃定地道:「砂石生意也赚钱,但没你想像那么赚钱,在银行也有好几十万的贷款了,这笔钱也要等到二环路和汉嘉高速公路项目结到款才行。」
「那好,建川我可是实打实在公司里投了钱的啊,你可别把我养老的钱都给折腾没了。」简玉梅笑了起来,「我就喜欢听你这种霸气十足的话,能让人提气。」
「好吧,我就没事儿给你们灌鸡汤,画大饼吧。」张建川信口而出,「反正嘴巴甜不要钱,能给你们带来情绪价值,也值了。」
一连串的话语如果是换一个人恐怕都还有些听不明白,但是长期跟在张建川身边的简玉梅已经司空见惯了。
反正时不时都要从这家伙嘴里冒出来的各种主观臆造的新鲜词儿,听他再一解释,好像还真的挺合意。
回到公司,张建川又接到了覃燕珊的电话。
这丫头自打帮她解决了厂医院病假条的问题之后,就有点儿粘上自己了,时不时要打电话来「请安」。
连说话语气也有些变了,不再想以往那么任性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