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上镐(2 / 2)
所以,他在被立为皇太子后,便与自己的姑母馆陶公主之女陈氏阿娇结亲,求的,便是馆陶公主的影响力,和其背后自己的祖母窦太后的权力。
忍让、讨好,使得他最终得到了大汉皇帝陛下,登基为帝的他,一度以为坐上那个位置,就口含天宪、言出法随,天下人都要供他驱使。
然后,他就故意疏远了姑母、陈阿娇,甚至对成为大汉太皇太后的祖母,发动了权力挑战。
教训是惨痛的。
要不是他向窦太皇太后跪的够快,重新博得陈阿娇的欢心,宽慰了窦太主,建元初年,就是他在位终年。
皇权被窦太皇太后摄取,直到祖母仙逝,皇权才得以慢慢回到他的手中。
然而,窦氏、田氏外戚在朝的猖獗,彻底引发了他对外戚的不满,认为外戚,就没有什么好东西。
进而认为外戚是该从大汉朝消失。
但就在铲除窦氏、田氏后,刘彻忽然发现,外戚之中又有英才出现,那就是卫青。
虽说他很不愿意承认,可在汉匈战争中,除了卫青有战必胜外,其他大汉将领的表现,大多不能尽如人意。
为了自己的武功盛德,刘彻捏著鼻子用了卫青,卫青的表现,也超过了所有人,整个元朔年间,简直是卫青年代。
青云直上大司马之位,甚而官、爵不足以表彰功绩,连其卫家三子都能无功而进列侯。
再次感受到外戚之患的他,急需有人能撼动卫青在军中的地位,皇天不负有心人,当真让他找到的。
唯一的问题是,那人也是个外戚,还与卫青有著密切的关系,其名「霍去病」。
连刘彻自己都不知道当时是何种心情,但在他故意为之下,大汉军方真的在元狩初年分成两派,大司马和冠军侯。
刘彻现在还记得,看到军方分化时的喜悦,对自己英明神武的沾沾自喜。
接著,立嗣大典过后,在太子斡旋下,军方两派立刻完成合流,世间最亲舅甥三人,衬托著他仿佛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
作为大汉天子,竟然被人愚弄了!
但是,愤怒的他,却连惩罚欺君者的能力都没有了,甚或在与太子、丞相府、北军三方较力中落入下风,交出执政,退居甘泉离宫,长安失守后,被吓得入野南巡……不争气的程度,让他觉得自己都对不起过去的自己。
「如今复辟就在眼前,我必须考虑这会不会是我此生仅有的机会。」
刘彻发自内心说道。
成则,再擎大汉二十年。
败则,禅位荣升太上皇。
成败,在此一举。
「我相信大汉能有现在的无上地位,太子功不可没。」
刘彻坦然承认了太子的功绩,如果让他一直执政,大汉民力绝对不可能恢复,南、北战争胜果也不可能大到这种地步。
可作为天子,作为父亲,他无法容忍自己还在活著的时候,放任太子接过大汉的权力,带领著大汉走向无限辉煌。
历史的篇章,不能隐去他的那一页。
刘彻遭遇过许多失败,说是被失败贯穿始终都不为过,可他坚信,自己会是最后的赢家。
「博士。」
「臣在。」董仲舒忽然紧张了起来。
「让豪富接引期门郎进入长安,明日,大军入北阪,朕,提刀上镐。」
「重铸大汉荣光,朕,义不容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