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铁路开工(1 / 2)
失望的阿拉伯人,无法在联合国框架之内对美国和苏联共同作出的决议,拿出实质上的反对办法。
那么现在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进行战争准备,到了英国的托管时间就开战,把犹太人赶下海。
看不见的电波,在开罗、大马士革甚至巴格达上空流转,志在夺取圣城耶路撒冷的阿拉伯国家,绝不只是一个两个。
人和人的悲喜并不相通,犹太人的悲惨命运阿拉伯人固然同情,但认为造成这种悲惨的人又不是自己。为什么不在柏林建立犹太人的国家?
反正现在柏林也被四国分区占领,在柏林建国不是更能够报仇雪恨?
阿拉伯人的想法倒是没错,但可能忽略了犹太人的心理,有没有可能是犹太人不敢呢?
两次世界大战已经证明了德国的战斗力,犹太人在强权面前从来都是非常温顺的,尤其是在德国人面前。
其实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人一言不合就能够掀翻整个世界,并非是某个国家的认识,而是一个世界共识。
科曼别在这个世界亲身经历了世界大战,哪怕不是全部。
就算是前世只是从东方大国的历史教科书上,学到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德国人不可战胜的思想钢印几乎一直持续到了二十多岁。
其实已经很少人知道,在二十一世纪初的互联网,德粉数量之庞大,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在历史军事领域,只有德粉和其他。
后来亲苏的声音大了起来,只不过是毕业的学生们认识到了,自己在进入社会之后不过是一个牛马,才觉醒了阶级意识。
现在世界大战才结束两年多,欧洲各国对德国人的战斗力都记忆犹新,能打就是统战价值,过几年美国和苏联都会不同程度上武装德国,吓死犹太人也不敢在德国人的土地上建国。
而阿拉伯人显然是一个软柿子,更别提耶路撒冷的政治地位,如果掌握在手中几乎就是一个随时提醒全世界基督徒战胜穆斯林的活标本。
那么对于法国来,未来要站在谁的一边比较有利。
如果科曼的算当然是站在阿拉伯人一边,以色列建国确实有价值,象征西方国家对千年宿敌的彻底压制,切断了阿拉伯世界两大板块北非和中东的陆地联系,这确实是有极大的象征意义。
可这种利益和法国有什么关系?那是世界霸主应该考虑的问题,法国连殖民时代都是二号强国,在这个时代更是距离美国和苏联差距遥远。
法国为什么要为世界霸主才考虑的问题,采取亲近以色列的态度?当然是谁能够带来利益,就站在谁的一边。
而阿拉伯国家显然是能够带来更大的利益,以色列这个国家虽然善于包装,但离开其他强国的支持根本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地方,而要支持以色列就要对以色列输血。
别这个时间段,犹太人还没有在美国金融领域一言九鼎,就算像是几十年后那样已经完成了控制也没用。
金融业的数字并不是现金,碰上俄罗斯那样以武力作为后盾不认账的国家,数字就只是数字。
而阿拉伯国家的石油却是可以直接换现金的东西,法国如果出售武器武装以色列得到的不多,如果换做武装阿拉伯国家,就会得到冷冰冰的钱。
更别提这并不只是阿拉伯国家的问题,冷战时期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路线只是共和制度阿拉伯国家的路线,还有一条沙特推动的伊斯兰路线,后者就包括了巴基斯坦、印尼这些非阿拉伯国家。
美国这么倾向以色列的国家,在奥巴马时期都开始了远离以色列,和穆斯林世界和解的动作,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当穆斯林世界不存在。法国当然也做不到。
其实冷战时期以色列的外交环境,和南非以及诈骗岛平起平坐,标准的世界孤儿,是冷战苏联败北美国大获全胜,改善了以色列的外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