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大明王朝1627 > 以小见大:从黄山案之中看大明生态(免费章

以小见大:从黄山案之中看大明生态(免费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其中一位商人吴献吉被摊购价值一万余两白银的黄山山地,无力承购,被迫逃亡。

这一逃,那就逃出事来了。

【天启七年二月三十日】

钦差捕快及两名捕丁前往吴献吉在岩寺镇的亲戚家“追赃”,家中无人。

但你吕大人要赚钱,我们捕快就不用赚钱吗

于是又破门而入与案无关的邻居家敲诈,独居妇人高声呼救,附近百姓闻讯赶来,乘势打死捕丁。

芜湖要民变咯

当天就有人在大街上到处张贴“逐部安民”四个字。(我怀疑是商人士绅开始发力了)

【天启七年三月一日】

第二天,当时的歙县县令倪元珙(倪元璐堂兄)拿着揭帖去见吕下问,劝说:“可悯众怒难犯,宜思善策以弥变”。

吕下问不听,结果当天夜里就有百姓前来围堵县衙,吕下问狼狈逃跑。

愤怒的百姓打烂了县衙,将他的官印和敕书全部砸烂。

【天启七年四月初二】

消息传回京城,很快,吕下问削籍回乡。

魏忠贤派出了他的忠诚部下,大理寺寺正许志吉前往拿脏。

许志吉何许人也

万历时故大学士许国之孙,以祖荫而为中书舍人,不走进士途径,升任大理寺正。

这就是魏忠贤为何能起势如此快的原因之一。

只要投靠,不问好坏、不问出身,官是大大的有。

更关键的是,许志吉也是本地徽商出身,也是豪强大户。

下去之后,什么狗屁民变,是一点声儿都不响。

直接将吴氏宗族按在地板上摩擦。

当然,贪污受贿也是免不了的,毕竟都投靠厂臣了,难道还要讲道德公义吗

反正呢,一百多万两,最后还是没搞出来。

因为——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二日,天启驾崩了。

算算时间,恰好就在这个时候,许志吉应该也收到消息了。

但不管如何,整个吴氏宗族破家的破家,逃跑的逃跑,自缢的自缢。

吴孔嘉本来想要杀的吴养春固然是死了,但他也自绝于自己整个家族了。

——

【黄山案下的大明生态】

1商人是个屁,官才是第一位的。

各位没意见吧

另外中官也是官,甚至是最牛逼的官。

什么江南商人、晋商、盐商,手里有钱不假,但都是要依附官员(或者勋贵)的。

吴家为什么这么惨

一方面是万历没了,换了新皇帝。

另一方面是他们依附的对象,在走下坡路。

他们依附的人是谁

东林一期!(我自己取的名字,就是杨涟、左光斗这批哈)

怎么看出来的呢

还记得吴家的罪状吗除了隐瞒田地,迫害兄弟以外,还有一条是“开办书院”。

这个书院就是崇文书院。

罪状原文说:奉旨拆毁天下书院,吴养春不遵明旨,巧立名色,改为书馆,令子吴继序同汪时胤在内看书,招聚朋党。

这就要说到党争之事了。

2东林、阉党之争。

与其说党争,不如说是阉党单方面对东林的追杀(因为天启六年了这个时候)。

要说党争,就得往前说说。

歙县这地界,再往前,出了个牛逼人物——汪文言。

大家感兴趣可以去搜搜,我在这里再写,字数就有点太多了。

总而言之,他是东林一期之中的关键人物。

魏忠贤曾经以他为着手点,通过《封疆通贿案》掀起对杨涟的攻击,最终将东林党一网打尽。

那些说魏忠贤救国的要搞明白一个事实。

一直到天启四年、天启五年,魏忠贤才真正扫除东林,执掌大权。

我看到有人把整个天启年间成功的事就归给魏忠贤,失败的事情就归给东林,就想笑。

这些人,连魏忠贤上位的时间都说不清楚。

——有没有可能,真正在这后面,推动事情前进的,是天启呢

算,最近受弱智言论攻击,一肚子气。

重新说回来罢。

再联系前文所提,令子吴继序同汪时胤在内看书,再加上不拆毁书馆一事。

那么真相就浮出水面了。

为什么吴养春钱给到冯铨没用,给到田尔耕也没用

因为魏忠贤就是把他当东林在扫。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魏忠贤在东林同志录中,称吴养春为赀郎武弁山人,又称之为东林钱库。

3阉党救国救个屁!

我不理解很多人读明末,为什么代入的是皇帝,是阉党。

你想象一下,你在家里好好坐着。

突然本地有个人犯事了,于是一堆锦衣卫涌过来。

而且这些锦衣卫很多都是无赖,一听出外差,赶忙贿赂来买一个一起出差的名额。

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我也认为当地的商人、士绅在背后推波助澜,煽风点火。

但这些锦衣卫就不该死吗

莫名其妙的,现实里又没当过什么大官(我也是),何以如此喜欢代入阉党和特务派系。

事实上,当一个明朝的士人,选择了风评不好的阉党。

在全心全力去做皇帝想做的事之时,肯定也会为自己捞足好处。

用这种特务政治,就想用霜之哀伤对敌一样,一边砍敌人的血条,一边扣自己的血条。

而事实上,事情并不是没有更好的方法的。

更何况魏忠贤也没收商税,他还免了陕西的商税呢。

他又不是什么阶级代表,他就是照顾自己派系的人,打压其他派系的人,全心全意完成皇帝的旨令而已。

莫名其妙就被塑造成能收税的代表了。

魏忠贤掌权的几年,太仓岁入从900万两,一路下滑到了360万两。

等崇祯登基后,才又恢复到800万两。

这就是阉党救国!

4最后,整个大明中没有一个是无辜的。

比如这个故事里的吴养春,看起来非常无辜。

但其实又哪里无辜了呢行使贿赂,隐瞒田地,甚至可能有迫害宗族等举(这个不一定)。

只能说,明朝延续到1627年这个时候。

官是狗屎、商是狗屎、儒生是狗屎、胥吏是狗屎、皇帝和宗室更是屎中屎。

哪怕孙传庭,做知县的时候,估计也是收常例银的,因为史书没说他不收哈哈。

一般来说有不收的,都会大书特书,例如这个故事之中的徽州知府石万程。

他后来崇祯年起复去当常州知府的时候就不收。

(崇祯反而是挺好一个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可惜了。)

大部分人都在屎坑里浸泡着,谁也别说谁。

相较而言,一期东林反而是有那么一点浪漫主义色彩的。

左光斗、杨涟确确实实在做一些事情。

当然……

二期东林就开始有点扯淡了(指复社那批,聚集了几千人的)。

但二期东林之中,其实也孵出了顾炎武、王夫之这样的角色,不是吗

我这本书里,孙传庭也是个地主,黄立极也收钱,薛国观也不一定是个圣人,卢象升还是黄立极的门生,这些后面慢慢都会写到。

祖大寿贪中贪,曹文诏也是贪贪贪。

只是主角吹起了号角,最身边的人,总归要装一会的。

主角的火力辐射范围,道德底线总要比整个大明高一些的。

我已经打算找个章节,砍死个重要人物了,只是暂时没想好砍谁……

你们有不喜欢的人物可以推荐一下,我后面拿他当打老虎打一打。

别砍高时明就行,高时明是确实还行的。

主角在这个屎坑里,说实在的,要去杀杀杀改革,说不定整个天下先崩盘了。

如果去走传统帝王,如同张居正那样的新政,估计也是很难办到。

不是能力不行,而是时间不允许,留给主角的时间也就10年。

1637年全面天灾来临之前,搞不定,直接去南海练游泳吧。

说不定还能写本书叫北美1637哈哈。

说白了,只能是一点点淘换利益群体,不断拉多数人,打少数人,慢慢澄清风气罢了。

这也是我为什么非要先建设京师的原因。

要把京师打造成一个“儒家圣地”,让他们看到天下是可以变成这样的。

用先进的卫生文明城市去冲击他们的观念,增强对“好人”的吸引力,和对“坏人”的压制。

(当然这只是手段之一,还有很多乱七八糟手段一起上才行。)

让来过京师的人,再回去自己的家乡,就像从中国回去印度一样!

说实在的,眼皮底下的京师如果治不了,也别想着治大明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如是也。

唉,就写到这里。

最近流量不知道哪里来的,每天1000+收藏,动不动就冒出几个人来骂我。

我每天各种找史料,各种看论文,结果要被这些一本史书都没看过的人骂,真是服了气了。

我这人,最厌蠢,实在是憋了一股子火,各位见谅。

【本章免费,也不算本月更新字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