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什么虎狼之词。(二合一)(2 / 2)
什么虎狼之词。
朱株得了鸡毛令箭美滋滋的去筹备了,王曜正准备收工找章萌吃个饭,如果真的能把帕丽斯签入天火,那服装/饰品等业务可以借助帕丽斯的联名形式,试探一下跨境市场了。
刚上车就接到了倪霓的电话。
「哟,倪总特训结束了?」王曜笑著接通,倪霓已经封闭特训快三个月时间了。
「还早呢,王总,你对《金钗》这项目怎么看?」倪霓有气无力的问道。
她这三个月封闭特训,不但要学习各种仪态语言演技,最重要的是锻炼身材,为了达到人物设定的丰腴状态,她最近可是被折腾坏了。
「张导出品肯定不会差,怎么了?」王曜问道。
「张导今天突然找我,让我找您打探一下,天火有没有兴趣投资《金钗》。」倪霓语气有些困惑。
「找天火投资?张导会缺预算?」王曜一怔。
张一某这三个字在国内就是活招牌,只要出现投资基本上蜂拥而至。
「额,他没细说,只是让我打听一下。」倪霓沉默片刻:「前几天张卫平让我签约新画面公司,我说已经签了星火,然后今天张导就问这个,你说,这是不是在暗示我,要么带资金组,要么换女主?」
倪霓跟著王曜混了几个月,早就不是清澈愚蠢的大学生了,她本来就有些商业天赋,跟著王曜学了满脑子的弯弯绕绕,反应极快。
「还真有这个可能,你怎么想?」王曜笑著问道。
「我都吃了这么多苦,肯定不愿意半途而废啊,不过要是这项目回亏,咱们肯定也不能当冤大头啊,我的想法是,他们要真的是想换女主,我就起诉,然后星火帮我宣传一波,趁著热度我还能带带货,就算不拍电影,这热度我是蹭定了,上映之后再蹭一波,只要这电影有热度,老娘就不会错过。」倪霓阴恻恻的说道。
如果自己只是个素人大学生,面对这种情况大概率只能束手无策默默忍受,但她现在可是星火合作社的法人+股东,连赵丽影都是旗下艺人,更别说本来就是张卫平他们理亏欺负人,自己有正当理由维护个人利益。
王曜欣慰的点点头,倪霓现在已经是一个成功网际网路思维运营了。
「你把张导电话给我吧,我问问情况。」王曜笑了笑。
倪霓闲聊了两句,把电话号码发给王曜。
「哪位?」电话打过去响了两声就被接通。
「张导您好,我是王曜。」王曜笑道。
「哦哦,王总,幸会幸会。」张一某的声音僵了一瞬,随即缓声道。
「张导客气了,倪霓说《金钗》需要找资金?」王曜笑呵呵的问道。
「嗯,是的,预算比想像中超了一些,有几个投资方有些迟疑,刚好听说倪霓是王总旗下艺人,最近看天火要收购AMC的消息,作为华语电影人也与有荣焉,《金钗》刚好也要出海冲奖,所以就想著问问你感不感兴趣。」张一某寒暄道。
「我看过网上关于《金钗》项目的披露,是一部记录历史的重要题材,作为华夏人自然责无旁贷,更何况是张导亲自操刀的大项目,天火还是很感兴趣的。」王曜先定了个基调说道。
「我大概给你讲一下剧本?」张一某闻言一喜。
「剧本我不懂,您就说预算和发行规划就行。」王曜笑道。
「王总快人快语,那我也不废话,预计投资在6~7亿之间,大概年底可以开拍,拍摄周期8八个月,要是快的话,明年年底可以上映,发行规划目前还没定,听闻王总是宣发的高手,若是能合作,自然希望你多帮忙出出主意。」张一某笑了笑。
「张导抬爱了,宣发也都是胡导和全哥他们在做。」王曜笑了笑:「冒昧的问一句,其他几个资方都是?」
「最早是我们公司独资,但资金量比较大找了银行做了部分抵押,发行方是夏视和夏影,资方比较简洁。」张一某说道。
王曜听后觉得有些古怪,这相当于就是新画面独资啊,就算预算超了,以张一某和张卫平的口碑人脉,一两亿还是可以随便拆借的吧。
如果是靠宣发渠道也不太可能,毕竟有夏影夏视两家夏字头全力支持负责,在国内几乎没有任何压力。
若是真的图海外院线排片,这个一暗影有可能,但也很牵强,毕竟院线还没收购成功呢,所以几个角度考虑,王曜都想不到张一某找他合作的理由。
「资金缺口是多少?」王曜问道。
「可以是50%,也可以是100%。」张一某给出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回答。
「嗯?」王曜微微挑眉。
「实不相瞒,这项目是我精心筹备,但对于公司来说却是个高风险项目。」张一某轻叹一声。
「若是不想让公司承担风险,按道理以张导的号召力,筹备这个项目也应该不难吧,为什么会找到我?」王曜疑惑道。
「王总是个聪明人,应该猜到原因了。」张一某笑道。
「这...」王曜皱起眉。
「我就是个拍电影的,不懂的公司运营这些东西,《金钗》算是我们这么多年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了,大家都报以厚望所以就要控制风险,控制风险就意味著作品可能有部分要为了现实因素让步。」张一某沉声道。
「也就是说,张总跟张导因为电影的主导权,出现了分歧?」王曜微微挑眉。
内部分歧啊,这样倒是能说得通了。
张一某固然能找到资金,但如果没有张卫平帮忙坐镇应付这些投资人,那他也很难安心拍戏,理论上来说有制片人没有导演项目可以正常运行,但有导演,没有制片人项目大概率可能搁置停摆。
张一某需要的不是钱,而是有制片能力帮他处理好一切杂事的钱。
就是只想拍的爽,不想承担后续的责任和风险,典型的渣男思维。
「是的,这么大的投资,想要收回票房盈利几乎不可能,名和利至少要占一边,所以他希望可以冲奖,希望我可以用这部电影拿到奥斯卡,但我没什么信心,而且他要对剧本进行拿奖式修改,我有些不赞同。」张一某叹了口气。
「拿奖式修改?我猜猜,是白男拯救世界,华夏苦难文学以及女性受害视角冲击?」
王曜轻笑一声。
电话那头一阵沉默后,传来张一某略显诧异的声音:「王总对奥斯卡的取向很有研究?」
「张导的不赞同,为什么是有些」?」王曜反问道。
张一某再次沉默。
「电影本质是娱乐产物没错,但历史灾难题材还是希望可以清晰立场,什么可以传达,什么不可以传达。」王曜的语气有些微妙。
「是的,我也这么认为。」张一某接话道。
「我听说《金钗》是改编自同名小说对吧,碰巧那本书我年轻时读过,我不知道张导改编成什么样子,我只说那本书的内容,最后一部分我有些不理解,背设中女校是贵族学校,而且是由教会资助当时能够入学的学生基本都是非富即贵,作者结尾用风尘女的命贱论,来说服其他人替代学生受辱,还让她们投个好胎下辈子变成学生,好像风尘女的困境和悲惨本该如此被人轻贱的宿命论,丝毫不考虑这些人为什么会沦落风尘的客观因素,这种高高在上含有浓重精英主义倾向的输出,本质是对集体无意识的悲剧。
甚至存在弱即原罪」的扭曲价值,张导作为华语电影扛鼎魁首,我希望在这类苦难题材上,能够多思考一下,到底可以表达什么。」王曜的语气依旧微妙。
张一某听得有些不太舒服:「王总有没有兴趣看一下我的剧本?」
「算了,我不是那种会干预创作的人。」王曜笑了笑:「至于要不要投资,全看张导的意愿,天火可以全资接手《金钗》,不过自然是有条件的,《金钗》拍摄的场景我要二次利用,拍摄另外一部电影。」
《金钗》大多数成本都是演员和场景搭建,演员可能没办法共享,但场景成本可以摊平部分。
「天火也在筹备这个题材?」张一某闻言一怔。
「没错,不过我是跟《拉贝日记》同类型,跟《金钗》谈不上撞车。」王曜说道。
去年上映的《拉贝日记》和《金陵》就是在打对台,但不知道为何《拉贝》的票房惨澹至极,导致华艺亏损严重。
虽然主曜说是没撞车,但很显然是撞题材了,若是两部电影同期上映,很可能复现去年的风波,这是在变现施压?
「王总这电影大概什么时候上映?」张一某语气一沉。
「还在筹备阶段,如果张导跟我合作,那估计跟《金钗》前后脚吧,有可能前面,也有可能后面,都不一定。」王曜笑了笑。
张一某顿时警惕起来,确定了这绝对就是威胁。
《22》虽然是靠著意外大事件爆火的妖影」,但《22》的宣发方法是有可借鉴价值的,这种内娱从未见过的宣发方式让大家意识到了蹭热点+引战+扩圈」的新打法。
毫无疑问,未来所有跟天火相关的电影发行,都有可能受到这种新打法的干扰。
「王总真的不会干预剧本创作?」张一某沉吟道。
「当然,不过毕竟是这么大规模的投资,我也希望不要亏损,至于拿奖或者票房如何,就只能看运气了。」王曜笑了笑。
「好,我考虑考虑。」张一某应了一声,挂断电话。
原本他找王曜合作,就是希望能够引入第三方来制衡张卫平,但没想到王曜竟然真的有实力和底气接盘,并且承诺不会干预创作。
这显然有些超出张一某的预期,不过更让他担忧的就是天火也会投拍一部同类型的电早+场÷+
A7当白原本他找王曜合作,就是希望能够引入第三方来制衡张卫平,但没想到王曜竟然真的有实力和底气接盘,并且承诺不会干预创作。
这显然有些超出张一某的预期,不过更让他担忧的就是天火也会投拍一部同类型的电影打擂,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他跟张卫平是以《金钗》打赌未来的话语权,若是有这部新电影的干扰,风险就更大了,不过既然有人愿意接盘,自己跟张卫平的关系也已经很难修复,分道扬镳是迟早的。
那为什么不当机立断,好好专注作品然后打脸呢?
张一某抽了几根烟之后,忽然灵光一闪。
他跟张卫平已经是同床异梦了,就差离婚这一步,现在自己已经找到了另外一匹上等马,而且天火明显实力更强,而且缺乏他这样能压轴的大导演坐镇。
若是他加入天火,岂不是比窝在新画面要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