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我,野原广志,霓虹影视之星! > 第250章 文部省的会议!国民级战略!野原广

第250章 文部省的会议!国民级战略!野原广(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岛津义弘这时忽然收起笑容,语气变得严肃:“其实,小池阁下推动这两部作品的推广,背后还有更深的考虑——这是高层释放的‘经济转型’信号。”

他看向众人,缓缓说道:“现在霓虹的房地产泡沫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一套六十平米的公寓炒到一亿日元,年轻人背上几十年的贷款,实体经济却在不断萎缩。高层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时机提出管控。而《舌尖》带动的文旅产业、《哆啦A梦》推动的文化产业,正是高层想重点扶持的‘新经济方向’。”

有人立刻追问:“那是要放弃房地产吗?毕竟现在很多大企业都靠房地产赚钱。”

岛津义弘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没那么简单。高层的意思是‘管控而非放弃’,比如限制炒房团的资金流入,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同时引导资金流向文旅、文化、制造业这些实体经济。就像《舌尖》里展现的,一个小小的荞麦面铺,不仅能养活一家人,还能带动周边的食材种植、旅游等产业,这才是健康的经济模式。”

明日海皱了皱眉:“可房地产行业牵扯太多利益,管控起来肯定不容易吧?之前佐藤德川的麒麟集团,还在到处拿地盖豪宅呢。”

“所以更需要像《舌尖》这样的作品来引导民意。”

岛津义弘看向野原广志,“让民众看到,除了炒房,还有很多能赚钱、能实现价值的行业;让年轻人知道,回到家乡做传统手艺,不一定比在东京做房地产中介差。这也是我为什么这么重视和广志君合作的原因——你的作品,能悄悄改变民众的观念,这比任何政策文件都有力量。”

众人都沉默点头,会议室里的气氛多了几分沉重。

高田俊英轻声说:“看来经济转型是大势所趋了。之前总觉得房地产还能撑几年,现在看来,高层已经在为泡沫破裂后的日子做准备了。”

短暂的沉默后,岛津义弘重新看向野原广志,语气诚恳:“广志君,接下来的竞选宣传,我还想请你多出出主意。现在田中三上神那边总在攻击我‘脱离民众’,说我不懂普通人的生活,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回应?”

野原广志思考了片刻,开口说道:“岛津桑,其实不用刻意回应攻击,反而可以用‘民生细节’来强化你的形象。比如,我们可以拍一组‘市长候选人的一天’的短视频,不用讲大道理,就拍你去群马的荞麦面铺帮佐藤幸助揉面团,去千叶的渔港跟野水正泰一起收网,去京都的和果子铺跟老师傅学做樱饼。”

他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个简单的分镜:“第一个镜头,你跟佐藤桑一起揉面团,听他说‘现在年轻人愿意回来学做荞麦面了’,你接一句‘我们要做的,就是给这些年轻人更多支持’;第二个镜头,在渔港帮渔工们搬金枪鱼,聊‘海洋保护’的话题,自然引出‘可持续渔业’的政策;第三个镜头,在和果子铺尝刚做好的羊羹,跟老师傅聊‘传统手艺的传承’,提‘手艺人工龄补贴’的计划。”

浅野贵太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用《舌尖》里的人物做载体,既自然又有亲切感,还能让观众觉得岛津桑是真的在关注普通人的生活,比站在台上喊口号强多了。”

足利崇司也点头:“而且这种视频可以用‘信息茧房’策略推送,给传统手艺从业者推‘手艺补贴’的片段,给渔民推‘海洋保护’的片段,给家庭主妇推‘和果子文化节’的片段,精准又有效。”

岛津义弘听完,立刻拿起笔记录下来,语气兴奋:“就按广志君说的办!明天我就去群马找佐藤幸助,后天去千叶,争取下周把这组视频拍出来。对了,广志君,你有空的话,能不能帮我把控一下镜头和节奏?毕竟你的镜头语言,比我们这些老骨头更懂年轻人的喜好。”

野原广志点头应下:“没问题。我明天可以先跟佐藤桑打个招呼,让他提前准备一下。另外,视频里可以加一些《舌尖》的背景音乐片段,这样能让观众更快产生共鸣。”

坂田信彦看着两人敲定细节,笑着说:“看来这次竞选宣传是稳了。高田君,你那边要配合做好视频的传播渠道;明日海君,负责协调电视台的播出时段,把视频放在《世界奇妙物语》和《超级变变变》的片尾播放,引流效果会更好。”

高田俊英和明日海同时应下,高田俊英补充道:“我会联系广告部,让他们把视频剪成15秒、30秒、60秒三个版本,分别投放在地铁广告、电视广告和街头大屏上,实现全渠道覆盖。”

明日海也说:“我已经跟关东台那边打过招呼,他们会配合在千叶、群马的地方频道重播《舌尖》,同时插播岛津桑的宣传视频,这样能进一步巩固当地民众的支持率。”

野原广志这时忽然想起一件事,开口说道:“对了,岛津桑,下周文部省的森川浩介次官可能会来跟我们谈《舌尖》全国推广的版权问题,到时候你要是有空,可以一起参加。小池阁下既然关注‘信息茧房’理论,说不定能借着这个机会,跟他多聊几句竞选理念,争取得到更多官方层面的支持。”

岛津义弘眼睛一亮:“这个提醒很重要!我这就让秘书把时间空出来。要是能得到小池阁下的公开支持,那对竞选可是天大的助力。”

会议结束时已近傍晚,夕阳透过落地窗洒在会议室里,给每个人的脸上都镀上一层暖光。

岛津义弘握着野原广志的手,语气郑重:“广志君,这次竞选能不能成功,我能不能赢过田中三上神,就全靠你了。”

野原广志轻轻摇头:“岛津桑,能赢的关键还是你的理念贴合民心。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用内容传递价值而已。”

看着野原广志沉稳的模样,坂田信彦忽然感慨道:“有时候真不敢相信,广志君才23岁。这份沉稳和远见,比很多四五十岁的老政客都强。东京台能有你这样的人才,真是幸运。”

野原广志笑了笑,没再多说。他知道,无论是《舌尖》的推广,还是岛津义弘的竞选宣传,本质都是用内容连接人与事、人与政策。而他要做的,就是继续用镜头捕捉那些平凡生活里的温暖与力量,让这些力量成为推动时代向前的小小火种。

……

东京市电视台的常务副台长办公室里,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

高桥一夫把文部省会议的简报狠狠摔在桌上,纸张散落一地,他手指着简报上“《舌尖》《哆啦A梦》纳入国家级文化战略”的字样,声音因愤怒而发颤:“国家级战略?凭什么?野原广志不过是个23岁的三级导演,他拍的纪录片、画的漫画,凭什么能让全霓虹的中小学生观看?”

办公室里的几名中层干部都低着头,没人敢接话。制作部主任山本隆司偷偷瞥了眼高桥一夫涨红的脸,手里的传呼机震动了好几次都不敢看——那是下属发来的《舌尖》第四集筹备消息,现在提这个,无疑是火上浇油。

“还有岛津义弘!”高桥一夫越说越激动,抓起桌上的咖啡杯就往地上砸,陶瓷碎片溅得到处都是,“之前竞选市长输给田中三上神桑,躲在ICU里养了三年,现在靠野原广志的‘信息茧房’策略,支持率居然涨了这么多!我们市台花了那么多钱请神木俊介拍综艺,收视率连2%都不到,这差距到底在哪里?”

神木俊介刚好推门进来,听到这话,立刻委屈地凑上前:“高桥桑,不是我们综艺做得不好,是东京台太会炒作了!《舌尖》里的渔民、手艺人,全是装出来的感动,哪有我们《俊介的东京漫游》里的网红餐厅真实?还有《哆啦A梦》,不过是给小孩子看的漫画,哪有我们台的《校园偶像日记》有教育意义?”

高桥一夫瞪了他一眼,语气更冲:“装出来的?全霓虹32.2%的收视是装出来的?文部省的官员集体夸赞是装出来的?神木君,你要是有野原广志一半的本事,我们市台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神木俊介被骂得脸色发白,却不敢反驳——他知道,高桥一夫现在把所有怒火都憋在心里,自己要是敢顶嘴,指不定会被当成出气筒。

他攥紧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心里却把野原广志恨得牙痒痒。

要不是这个家伙,自己的综艺也不会被比得一无是处,东京市台也不会在和东京台的竞争中输得这么惨。

宣传科科长铃木美咲犹豫了半天,还是小声开口:“高桥桑,文部省那边还说,要把《舌尖》翻译成多国语言送去国际纪录片节参展,甚至可能申请文化输出基金……我们要不要也报个项目?比如把《俊介的东京漫游》剪辑成短片,送去关西的地方电影节试试?”

“试什么试!”高桥一夫打断她,语气里满是嘲讽,“人家送的是能代表霓虹文化的作品,我们送什么?送网红餐厅打卡视频?送神木君的耍帅镜头?别让人笑掉大牙了!”

他走到窗边,看着远处东京台大楼的灯光,眼神里满是不甘:“我们市台是田中三上神桑亲自批准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抗衡东京台的影响力。可现在呢?人家出一部作品火一部,我们出一部扑一部。上次《俊介的东京漫游》和《舌尖》对打,1.9%对24.1%,现在人家收视破32.2%,还要成为国家级战略,我们却连个能拿出手的作品都没有!”

制作部主任山本隆司这时小心翼翼地说:“高桥桑,其实我们也可以拍类似的纪录片。比如拍东京市的老字号店铺,找几个手艺人讲故事,说不定能……”

“类似的?”

高桥一夫回头瞪着他,语气带着不屑,“你以为拍纪录片是拍综艺吗?找几个手艺人摆拍几下就能火?野原广志能拍出渔民凌晨出海的疲惫,拍出荞麦面师傅手上的老茧,你能吗?我们台的导演,只会让演员对着镜头傻笑,只会用强光把食物拍得假惺惺的,根本不懂什么叫‘真实’!”

山本隆司被说得低下头,心里却有些不服气——不是他们不懂真实,是高桥一夫总强调“流量优先”,要求综艺里必须有明星、有冲突、有话题,根本不给他们拍真实故事的机会。可这些话,他只能藏在心里,不敢说出来。

神木俊介这时忽然想到什么,凑到高桥一夫身边,语气阴恻恻地说:“高桥桑,其实我们也不是没办法。野原广志拍的《舌尖》里,群马的佐藤幸助不是有个儿子从东京辞职回家吗?我们可以找些人去打听一下,看看他儿子是不是真的想继承荞麦面铺,还是为了拍纪录片装出来的。要是能找出点‘造假’的证据,说不定能让《舌尖》的口碑崩掉!”

高桥一夫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暗了下去:“你以为东京台的人是傻子吗?他们既然敢拍,肯定把所有细节都核实过了。再说,现在全霓虹都在夸《舌尖》,我们要是敢造谣,说不定会被民众骂死,到时候田中三上神桑也保不住我们。”

他颓然地坐在椅子上,语气里满是无奈:“我们现在就像被绑住了手脚,明明知道东京台在一步步扩大影响力,却什么都做不了。他们有野原广志这样的天才,有坂田信彦、岛津义弘这样的高层支持,还有文部省的资源倾斜,我们呢?只有有限的预算,只会耍帅的明星,还有一群只会拍烂综艺的导演。”

办公室里陷入沉默,只有墙上的时钟滴答作响。

铃木美咲看着地上的咖啡杯碎片,小声说:“高桥桑,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既然拼不过文化深度,我们可以拼娱乐性。比如请更多的偶像明星来做综艺,搞一些‘偶像体验传统手艺’的活动,说不定能吸引年轻人观看。”

高桥一夫叹了口气,摆了摆手:“没用的。现在年轻人都被《舌尖》里的真实故事打动了,他们宁愿看渔民出海,看手艺人揉面团,也不愿意看偶像装模作样地体验手艺。我们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除非能出现第二个野原广志,否则根本不可能超过东京台。”

他拿起桌上的简报,手指在“野原广志”的名字上用力戳了戳,语气里满是嫉妒:“这个家伙,简直就是我们市台的克星。从《暗芝居》到《七武士》,再到现在的《舌尖》,每一部作品都能精准踩中民众的需求,我们怎么就遇不到这样的人才?”

夜幕渐渐降临,办公室里的气氛依旧压抑。

高桥一夫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东京市的夜景,语气里满是不甘:“通知下去,明天召开全体员工大会,重新讨论接下来的节目计划。我们不能就这么认输,就算拼不过国家级战略,也要保住我们市台的颜面。”

几名中层干部连忙应下,转身走出办公室。

神木俊介走在最后,回头看了眼高桥一夫落寞的背影,心里忽然生出一股无力感——他知道,就算开再多的会,就算制定再多的计划,只要东京台有野原广志在,他们市台就永远只能活在东京台的阴影下。

走出市台大楼,神木俊介看到路边的报刊亭里,《朝日新闻》的头版还在报道《舌尖》的成功,封面上的野原广志穿着简单的衬衫,眼神沉稳,嘴角带着淡淡的笑容。神木俊介咬了咬牙,转身快步离开——他不敢再看,也不愿再想,因为他知道,自己永远也成为不了像野原广志那样的人,东京市台也永远无法超越东京台。

而此时的东京台大楼里,野原广志正在和明日海讨论《舌尖》第四集及后续的拍摄计划。

明日海看着手里的拍摄大纲,笑着说:“广志君,文部省那边已经确认,等第三集播出后,就会正式启动全国中小学播放计划。到时候,你的作品会影响一代年轻人,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成就。”

野原广志笑了笑,语气依旧平静:“能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手艺,关注普通人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成就,那只是附加品而已。”

窗外的夜景璀璨,东京台大楼的灯光格外明亮。

野原广志知道,东京市台的嫉妒和怒火,根本影响不了他前进的脚步。

他要做的,就是继续用镜头记录那些平凡生活里的美好,让更多人感受到真实与温暖,而这,才是他作为创作者的初心。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