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魔门元后,洞察感知(2 / 2)
“我最后重复一遍,要么拿出一颗四阶化婴果,要么被扒了虎皮,你自己选!”
玄阴真君声音冷厉如冰,没有轻易放过他的打算。
虎合心中早已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那四阶化婴果是他前些年耗费巨大代价才从别处换来的,不久前刚给新纳的小妾玄水真君用了,如今让他再找一颗,简直比登天还难。
可在元婴后期大修士的绝对威逼下,他只能咬着牙低头:
“虎合知错!化婴果我回去就立刻寻找,三十年内必定奉上,还请真君宽限几日!”
“十年!”
一缕漆黑如墨的魔焰凭空出现在虎合鼻尖,那魔焰散发出的毁灭气息,让他浑身汗毛倒竖。
虎合当即大汗淋漓,再也不敢拖延,不停点头答应:
“十年!十年内我一定找到化婴果奉上,绝不敢违约!”
“哼!”玄阴真君冷哼一声,收回魔焰,这才终于切入正题,
“说吧,你们跑到我古魔殿来,到底是什么事,要对我的弟子问罪?”
事情闹到这一步,她才慢悠悠地问起缘由,显然之前的压迫不过是立威。
虎合连忙示意玄水真君开口,此事本就是玄水挑起,该由她来说明。
可在玄阴真君冰冷的注视下,玄水哪里还敢添油加醋?
只能硬着头皮,将引雷峰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老实交代:
从石甲兽发现陈易二人,到她出手拦截反遭挫败,再到怀疑那二人曾与宁不二一起探索秘境,所以才过来“问问情况”……说到最后,声音越来越小,连头都不敢抬。
“问问情况,就要对我的弟子强行搜魂?”
玄阴真君的目光骤然落在玄水身上,语气中的寒意几乎要将大殿冻结。
同样是女修,道号中都带一个“玄”字,可二人在元婴境界的差距,却如同天上地下。
玄水被这目光一盯,顿时汗如雨下,赶紧低下头,声音发颤地说:“不敢……晚辈绝无此意。”
“不二近几年一直在我身边闭关修行,从未踏出过古魔殿半步,别说不是她里应外合引来外人,就算真是她做的,那引雷峰也是我亲口赐给她的地盘。”
玄阴真君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
“那地方产出的一切,理论上都归她处置,还轮不到你一个御兽一脉的小元婴过来指手画脚。
不过此事我已经罚过虎合,便饶你一命。
若日后再敢往我古魔一脉的地盘伸手,无论你是元婴还是结丹,都必须付出代价!”
玄阴真君如此护短宁不二,还有一个原因,
便是她这次能够突破元婴后期,其中还有一个缘由,便是宁不二九年前在引雷峰回来之后,因为周身的雷晶变化,以及和九阴魔焰之间产生的进化反应,
让玄阴真君受到了极大启发,这几年,她一直在研究九阴魔焰进化一事,
没想到在两年前有所突破,借着更高级别的九阴魔焰,让她突破到了元婴后期,
所以,对这个弟子,她是无论如何都要维护的,
晋升元婴后期之后,玄阴对因果一道更加在意了。
“是是是!晚辈再也不敢了!”玄水此刻哪里还敢提半句要求,头点得如同捣蒜,恨不得立刻逃离这让她窒息的大殿。
而就在这时,大殿外的空中突然传来一声尖锐的鸣叫,带着四阶妖兽特有的威压。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头通体燃烧着赤红色火焰的雀鸟正极速飞来,那雀鸟翼展足有三丈,羽毛如同融化的岩浆般流淌着火星,正是四阶中期的妖王火焰雀。
过焰圣雀悬停于魔门圣殿穹顶,神目如电,穿透殿宇重重帷幕,将殿内诸人尽收眼底。
它喙尖微张,一枚莹白玉牌裹挟着凛然风压坠向大殿中央,清越啼鸣化作威严人语:
“吾乃姬家护道圣雀!奉老祖谕,携信物至此——魔门境内,修为最高者,上前接令!”
月湖灵地,某一阶小岛的地下密室内,石壁上镶嵌的夜光石泛着柔和光晕,将丈许见方的空间映照得纤毫毕现。
陈易盘膝坐在寒玉蒲团上,双目微阖,瞳孔深处隐约悬浮着一缕淡金色的灵性微光,
这是他耗费整整一个月心力,靠着系统之力,从那枚五阶洞虚幼兽灵眼中勉强剥离出的百分之一灵性,
即便是这微末的一缕,也带着洞虚异兽独有的苍茫气息。
陈易不敢有丝毫懈怠,当即凝神静气,将姬无尘所传的《洞虚灵眼修炼法门》在识海中铺开,
一边以心神观想灵眼虚影,一边引导那缕灵性缓缓融入双目。
识海中,虚幻的灵眼轮廓逐渐清晰,竖瞳中流淌着星河般的纹路,随着灵性注入,陈易只觉双目陡然一热,仿佛有两道金芒要从眼底破出。
待热意消退,他缓缓睁眼,密室中的景象已然不同,
原本肉眼可见的石壁,此刻在他眼中竟变得半透明,
内里一条条淡青色的灵力丝线如蛛网般交织,沿着特定的轨迹缓缓流动,那是一阶灵脉在石壁深处的运转路径。
这些丝线纤细如发丝,比他用神识探查时所见的灵力洪流更显本质,
每一条丝线的震颤、每一次灵力的分流,都清晰地落在他眼底。
他抬眼望向密室角落的灵脉节点,只见节点处的灵力丝线交织成一个微型漩涡,
漩涡中心泛着极淡的白色光晕,那是他此前用神识反复探查都未能察觉的灵脉本源气息。
陈易当即催动神识,将感知与眼中景象重叠,两种感知相互印证,
灵脉从表层到深层的运转逻辑、能量损耗的细微节点、甚至未来可能出现的淤塞隐患,
都如画卷般在他脑中展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深刻透彻。
若说此前用神识感知灵脉是“观其形”,如今借洞察灵眼便是“窥其神”。
随后,陈易尝试将洞察灵眼与“感知天地之法”结合。
他收敛心神,让自身气息融入周围环境,目光透过密室石壁,望向外界的天地虚空。
刹那间,空气中漂浮的细微灵机、天地间若有若无的因果丝线,都变得清晰起来,
某株灵草与土壤间的滋养因果、某只飞鸟与气流间的借力关联,甚至远处两名修士交谈时逸散的微弱气机波动,都被他眼中的金芒捕捉。
以往感知天地时,这些因果与气机更像是一团模糊的光晕,只能凭直觉判断大致方向;
如今有洞察灵眼加持,光晕散开,化作一条条可追溯的细线,每条线的源头、走向、强弱,都能被他逐一分析。
按他自己的估算,此刻对因果的判断精度,已在某种程度上接近了三阶卜卦大师的水准,
虽做不到精准预测未来,却能从细微的气机变化中,提前察觉风险或机缘的端倪。
这洞察灵眼的妙用,远不止于此。
陈易目光落在密室角落堆放的阵盘、符纸与丹材上,阵盘纹路中隐藏的灵力滞涩点、符纸纤维与灵墨的契合度、丹材内部蕴含的杂质分布,都在眼中无所遁形。
他心中了然,无论是破阵时寻找阵眼破绽、建阵时优化灵力路径,还是制符时调整符纹走向、炼丹时把控药力融合,
有了这双眼睛,都能避开以往因“看不清本质”而走的弯路。
不说修行这些技艺能一日千里,至少比先前事半功倍,效率大幅提升。
甚至,这还只是洞察灵眼的入门境界。
每夜,陈易都会取出那枚洞虚幼兽灵眼,凝神观想其上化神级别的气息。
观想时,他总能隐约感知到灵眼深处藏着更宏大的奥秘,
那是一种能穿透空间壁垒、俯瞰时间长河的苍茫意境。
他有种直觉,待这神通彻底进化,或许能从“洞察本质”的境界,真正迈入“洞虚”之境。
届时,一双眼睛或许能看穿空间的褶皱,直视遥远之地的景象;
若再结合感知天地之法,甚至有机会触碰到时间的边缘,
如同跳出时间长河水面的游鱼,抬头能望及未来的模糊轮廓,回头可窥见过去的片段残影。
当然,这种涉及空间、时间的至高能力,绝非他如今的修为所能想象。
在一般的修仙界,除非是天生掌握时空天赋的异禀者,
否则空间和时间之道,都是极高级别的修士才能触摸的领域。
他现在连元婴都尚未触及,谈论这些未免太过遥远,甚至可能在化神之前,都摸不到这等境界的门槛。
可即便如此,陈易心中也已足够满足。
单是这入门的洞察灵眼,便让他在感知、分析、修行等诸多方面实现了质的提升,
仅凭这一项神通,此次月湖灵地之行,便已不虚此行。
更何况,他还借此机会全面提升了自身雷晶的品质。
这不仅让他的炼体境界顺利迈入三阶后期,待陈易静下心来内视自身时,更发现雷晶核的凝聚强度有了大幅度增长。
这几日,陈易特意进行了累加式的极限试验,几番尝试下来,竟成功将雷晶核内的雷灵数量累加到了九十九缕之多!
要知道,他此前苦心修炼的金晶核,至今还停留在九十缕左右的水准。
九十九缕雷晶核,意味着在雷晶核这个层次里,他已然走到了极限,
再往前一步,便是质变般的突破,将雷晶核转化为雷晶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