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改组(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2 / 2)
陈秉文合上计划书,抬头看向马世民。
这家伙的眼光确实毒辣,而且极其务实,直接点出了最关键的问题,并给出了清晰的、可量化的解决方案。
“计划书做得很好。”陈秉文开口道,“‘先合后拆’,这个思路我同意,这确实能最大化释放两家公司的价值。
但是,西蒙,这个计划书执行起来难度不小。
尤其是整合初期,两边团队的磨合,利益分配,供应链调整,每一步都可能出问题。”
“所以你需要一个能压得住场面,并且清楚知道最终目标的人去执行。”
马世民迎着他的目光,坚定的说道,“我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
我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给我足够的授权,我来搞定这些麻烦。”
陈秉文沉吟片刻。
马世民身上有种混合了冒险精神和精细计算的气质,确实很适合去开拓屈臣氏这块目前看起来是“边角料”,但未来是“现金奶牛”的业务。
“好。”陈秉文很快做出决定,“屈臣氏交给你。职位是屈臣氏集团总经理,直接对我负责。
糖心资本会全力支持你的改革和扩张计划。
你需要多少启动资金?”
马世民似乎早就计算好了:“第一年,我需要三千万港币的额度。
主要用于门店改造、东南亚市场扩张。后续资金,我会根据业务进展和财务模型,按季度提交详细申请。”
“可以。”陈秉文点头,“我会让财务总监方文山先生配合你,优先保障屈臣氏的资金需求。
但我需要看到成效。
第一阶段,10个月内,屈臣氏的销售额和利润率必须要有显著提升。”
“明白。”马世民站起身,伸出手,“陈生,我不会让你失望。”
陈秉文与他用力一握:“我相信你的能力。
尽快和团队熟悉,拿出详细的实施时间表。”
“下周一会交到你桌上。”马世民说完,利落地转身离开。
看着马世民离开的背影,陈秉文手指轻轻敲了敲那份计划书。
麦理思、马世民……这些前世在李家成帝国中扮演关键角色的顶尖人才,如今正一个个被纳入麾下。
他感觉到,手中的牌正在变得越来越好,每一个重要的棋子,似乎都开始落在它该在的位置上。
屈臣氏这步棋,交给马世民去下,或许真能走出一片意想不到的新天地,成为未来零售板块的重要支点。
不过马世民的计划书,也给陈秉文提了个醒。
随着麾下产业越来越多。
陈记食品、绝对控股的青州英坭、即将大力改造的屈臣氏,还有持股的和黄。
管理复杂度正呈几何级数上升。
虽然青州英坭有独立的班子在运行日常。
作为绝对控股股东,糖心资本在青州英坭的董事会也占了三个席位。
但是,未来青州英坭财务和关键管理层必然要逐渐换上更可靠、更能贯彻他意图的人。
青州英坭现有的管理团队能力足还好说,不足的话,被替换是迟早的事。
陈记食品主营功能饮料、功能口香糖、功能能量棒和瓶装糖水、电解质水。
屈臣氏业务更杂,有自有饮料、药妆、零售门店,甚至旗下还有几家百佳超市。
这些业务各有独立的管理团队,商业模式和管理方式差异很大。
陈秉文意识到,现在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凌驾于所有业务之上的集团总部。
这个总部不能是空架子,它至少要承担几个核心功能:一是作为高级管理人才的储备和调配中心,建立陈记自己的黄埔军校。
二是对下属各分支机构进行战略指导和资源协同,避免各自为战甚至内部竞争。
三是建立统一的财务管控、风险控制和审计体系。
不过,目前各个板块都还处于快速扩张或转型初期,立刻进行大刀阔斧的集团化整合可能会分散精力,影响业务推进。
所以,他决定集团总部的构建先酝酿,搭起一个精干的核心框架,待几个主要业务板块相对稳定后,再全面推进整合。
想到这里,他拿起笔,开始草拟集团总部的基本架构和首批核心岗位的人选设想。
这天下午,陈秉文正在办公室完善集团总部的构思,桌上的电话响了。
他拿起听筒,是华润的李国伟打来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