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黄金(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2 / 2)
北极熊在阿富汗边境的军事调动越来越频繁,与当地武装冲突升级。
有分析师甚至在专栏里猜测,北极熊很可能不久后会直接出兵干预阿富汗局势。
白头鹰和波斯也因为石油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关系降至冰点。
旁边的财经版块则报道,由于中东局势持续紧张,市场担忧石油供应可能中断,国际油价已经飙升到了每桶30美元以上的高位,推高了全球通胀预期。
陈秉文放下报纸,暗自沉思。
他心里很清楚,这些地缘政治动荡事件的背后,往往伴随着市场剧烈的避险情绪。
而黄金,作为最终的避险资产,价格即将开启一轮波澜壮阔的上涨行情。
眼下的只是正戏上演之前的序曲,随着北极熊正式派兵进入阿富汗,以及白头鹰与波斯爆发人质危机。
黄金价格从200多美金/盎司,直接暴涨到850美元/盎司。
直到1980年1月21日,美国大统领出面,表示一定会不惜任何代价来维护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当天收盘时金价才下跌了50美元。
第二天,也就是1月22日,金价重挫145美元。
至此,当代首次黄金大牛市宣告结束,时间长达12年。
金价从1968年的35美元涨到1980年的850美元,12年间,每年有30%的获利率。
而这波黄金暴涨行情,对于正在筹集资金准备与李家成进行最后较量的他来,无疑是一个天赐良机。
机会来了,就必须抓住。
他默默盘算了一下自己的资金情况:之前收购和黄股份和青州英坭耗费巨大,虽然出售部分青州英坭股份回笼了一亿多,加上原有的银团贷款和利润,目前能动用的现金大概在五亿港币左右。
这笔钱看似不少,但要应对可能升级的和黄收购战,以及支撑北美、内地市场的扩张,依然捉襟见肘。
他需要更快地让钱生钱。
“机会难得,必须抓住!”陈秉文暗下决心。
心里有了决定,他拿起内部电话,按下通话键:“阿丽,请投资部经理谢建明过来一趟。”
几分钟后,投资部经理谢建明来到他办公室。
“陈生,你找我?”
陈秉文将桌上的《信报》国际版和财经版推到他面前:“对于最近的国际局势,你怎么看?”
谢建明快速浏览了一遍后,神色凝重起来:“很不太平啊,陈生。
中东和西亚那边像个火药桶,油价涨得很厉害,市场避险情绪明显在升温。”
“你觉得,这种情绪会持续多久?
会对哪些资产影响最大?”
陈秉文考校道。
谢建明思考了片刻,谨慎地回答:“看样子不像短期能平息的样子。
一旦局势进一步恶化,甚至爆发局部冲突,黄金黄金恐怕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历史上每次地缘政治危机和石油危机,都伴随着金价的大幅上涨。”
陈秉文点点头,对他的判断认可道:“和我的看法一致。
现在市场还在消化和预期阶段,正是布局的时候。”
到这,他果断安排道:“我们能动用的现金还有五亿港币。
我决定,拿出两亿,专项用于黄金多头布局。”
谢建明心中一凛,两亿港币,这可不是数目。
“陈生,具体怎么操作?是通过伦敦金市场,还是港岛本地的金银贸易场?
杠杆比例控制在多少?”
“主要通过伦敦金市场,用期货和现货组合操作。
杠杆比例”陈秉文略一沉吟,“初期不要太高,控制在两倍以内,先建立基础头寸。
后续视行情发展再决定是否加码。
记住,我们的目的是利用这波趋势为公司筹集资金,不是赌博,首要任务是控制风险。”
“明白!陈生。”谢建明立刻领会了意图,“我会亲自盯着,选择流动性好的合约,分批建仓,尽量平滑成本。”
“很好。去吧,方案做细致一点,明天早上我要看到详细的建仓计划和风险评估报告。”
陈秉文挥了挥手。
“是!”谢建明领命离开办公室。
谢建明离开后,办公室里重新安静下来。
陈秉文目光再次扫过桌上摊开的报纸。
国际油价站上30美元,地缘政治风险升温,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明确的方向——黄金的避险属性将凸显。
他投入两亿港币,杠杆控制在两倍,这已是相对保守的策略。
他清楚,市场从不按常理出牌,虽然有前世的记忆帮助,可是黄金上涨过程中的波动也足以吞噬不够谨慎的投机者。
五亿资金,两亿投黄金,剩下的三亿要作为应对和黄收购战以及支撑青州英坭、北美、东南亚、内地业务的保障。
这笔账,怎么算都显得有些紧张。
黄金这步棋,风险与机遇并存。
但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更相信历史大势。
这场由地缘政治危机和通胀共同驱动的黄金牛市,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