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合纵连横(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1 / 2)
他急忙问道:“可有化解之法?”
陈伯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天地之道,贵在平衡。
彼势虽盛,然过刚易折。我方可扬长避短,以柔克刚,以稳制动。”
他走到书桌旁,铺开一张纸,一边画一边:“第一,在宅邸中心位置,布置五行属土之器物,如泰山石敢当或黄水晶簇,以稳定家宅气场,根基不为其所撼。”
“第二,以水化煞,引气生财。
可在庭院东南方位,正对75号之处,增设一处流水景致,或建一圆形喷泉水池。
流水属柔,可化直冲之势,且水能生财,可将其势部分转化为我所用。”
“第三,可在别墅面向75号的外墙或窗楣之上,隐蔽处悬挂型、光滑的凸面镜或八卦镜,将其势反射、分散,令其难以聚焦于此。”
“第四,李生可多行善举,积攒阴德。福德深厚,自然百邪不侵,运势根基稳固,外势难动分毫。此乃根本之道。”
李家成听得连连点头,心中豁然开朗,之前的压抑感一扫而空:“好!就按陈伯的办!
月明,立刻安排人,按照陈伯的要求去置办器物,改造庭院。”
庄月明也松了口气,连忙应下。
开了张十万港币的支票送给陈伯后,李家成站在窗前,再次望向75号,那种被压迫的感觉似乎也淡了些。
陈秉文对79号的这些动静略有耳闻,赵刚安排的安保人员会留意周边情况。
但他只是一笑置之,并未放在心上。
他更关心的是实实在在的商业布局。
在麦理思的高效运作下,青州英坭红磡鹤园地块“现代化饮料食品工业园”的规划方案进一步完善,与港府规划署、工务局的补地价谈判也进入了关键阶段。
麦理思凭借其专业能力和在英资圈的人脉,成功争取到了一个分期付款方案:总额7800万港币的补地价,首期只需支付1000万,剩余部分分五年付清,年息仅5%。
这极大地缓解了糖心资本的现金流压力。
同时,霍建宁在青州英坭内部的财务和管理整顿成效显著,比预想的三个月时间缩短了近三分之二。
不到一个月时间,冗余部门被裁撤,不清不楚的关联交易被规范,新的财务流程和审计制度建立起来,管理效率提升,费用下降,现金流明显改善。
陈秉文看到报告后,对霍建宁的能力更加认可,心里盘算再过一段时间,就将他调回集团总部,接替方文山担任财务总监,让方文山能更专注于集团战略和对外投资。
而方文山和凌佩仪将被升为陈记食品副总裁,一个分管业务拓展,一个分管内部运营及财务。
就在青州英坭局面一片向好之时,市场上开始出现一些关于长江实业的不利传闻。
传言有鼻子有眼地,长江实业在投资天水围项目后,资金链非常紧张。
多个项目同时推进导致现金流捉襟见肘,李家成近期频繁与汇丰银行接触,疑似寻求紧急融资,甚至可能考虑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
这些传闻来源不明,但传播很快。
虽然长江实业迅速发布了澄清公告,声称公司财务状况稳健,但市场将信将疑。
长江实业的股价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出现了幅下跌,交投变得活跃,显然有投资者在抛售。
这天下午,韦理直接打电话到陈秉文办公室,“陈生,有件事要提醒你一下。
汇丰那边似乎又有了新动向。”
“哦?什么动向?”陈秉文问道。“沈弼可能准备将汇丰持有的剩余和记黄埔股份,也寻找合适的时机出手。”
韦理顿了顿,压低声音道,“这段时间,李家成和汇丰的几位董事走得特别近,私下会面了好几次。
我担心,他们很可能是在密谋接下来收购汇丰手里剩下的和黄股份。”
陈秉文对这种情况,虽然早有准备,听到这个消息还是有些震惊。
原本以为给长江实业制造麻烦能拖慢李家成收购和黄股份的脚步,现在看来,只要有沈弼支持,李家成收购和黄的速度根本不会减慢。
“消息可靠吗?”
“八成是真的。”
韦理肯定道,“我在汇丰董事会里也有朋友,虽然具体细节不清楚,但这个风向是确定的。
沈弼倾向于一次性解决和黄的股权问题,而李家成显然是最积极的买家。”
放下电话,陈秉文靠在椅背上,眉头微蹙。
汇丰持有的和黄股份还剩大约23%,如果这部分再被李家成拿下,加上他已有的10.65%,其持股比例将接近34%。
届时他将真正替代汇丰成为和记黄埔的控股大股东,自己绝对会被边缘化。
必须阻止这件事发生。
但怎么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