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不留俘!(2 / 2)
一位阿尔伊拉格师长称赞道:“一来就带领我们拿下来如此大胜!”
“不论是作战指挥,还是时机把握,您都丝毫不逊色于,锡安那些成名已久的指挥官。”另一位参谋补充道。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气洋洋的神色。
这时通讯官送来一份电报,阿尔伊拉格总理科佐涅在贺电中写道:【致阿尔伊拉格方面军列夫上校:欣闻你部在哈希姆河战役中取得重大胜利,此战充分展现了我军现代化建设成果与高超战术素养,全体参战部队的英勇表现,必将载入中东军事史册。】
这个应该是提前准备好的,就等打赢了直接发过来。
列夫上校的脸色也缓和了不少,在战场上俘虏两万余人可比歼敌两万难度更大,尤其是面对锡安这种以顽强著称的对手。
不过令他疑惑的是,以锡安军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死守库达依法平原的表现来看,这次投降似乎来得太快了。
难道是因为自己面对不是锡安的主力部队?
又或者是连年的战争,导致锡安的兵员素质开始下降了?
“跟锡安的部队我们接受他们的投降,”列夫上校道:“让他们自行缴械,等待阿拉伯部队接管。”
正当他们讨论战俘处置方案时,副官再次来报:“双志第11炮兵师师长,阿里·苏尔少将到访。”
“请他进来。”
片刻后,一位微胖、理着一字胡的将军走进指挥部。
双方握手,阿里少将笑呵呵地称赞道:“您的装甲突击打得相当出色。”
“这也都仰赖贵军的炮火精准地切断了敌军退路,这才让我们一整个将锡安的军队吃了下去。”列夫上校谦逊回应。
相互致意后,列夫正色道:“我必须要道歉,先前对阿米尔元帅的判断有误。
不论是在中东还是其他战场上,能够准确预判敌军动向并调动己方部队的指挥官,都是一流杰出的军事家,就比如朱尔基元帅的大纵深作战理论,或者曼施坦因的‘镰刀计划’.”
阿里少将微笑回应:“这仅仅是元帅才能的冰山一角,未来您还会见识到更多。”
列夫上校早就听闻双志部队对那位阿米尔,有着一种近乎皈依的忠诚,不过他也没多做他想,切入正题:“按照惯例,所有战俘将交由盟军统一处置。”
闻听此言,一旁的阿尔伊拉格军官们欲言又止。
那可都是锡安的武器装备,是不心疼都是假的,就算拿出去卖,都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
但碍于列夫的身份,都没有提出异议。
“感谢您的理解,”阿里少将点头,“这样我就不必再请示元帅了。”
列夫上校表示无需在意,接着追问道:“不过我很好奇,贵军准备如何处置这些俘虏?”
阿里少将回答道:“很快您就知道了。”
————
哈希姆河东岸,刚刚投降的锡安士兵们正有序地将武器堆放在指定区域。
军官们维持着纪律,士兵们自发地围坐成数个方阵,并将武器堆放在外围,等待着阿拉伯联军前来接收。
所有的坦克天线上挂着白旗,主炮和并列机枪保持无指向状态,所有舱盖保持开启的状态,车组成员将双手高高举过头顶。
阿里·苏尔带着列夫朝着战俘营的方向走去。
这时阿里向后者问道:“在二次大战结束后,安特是如何处置扶桑和普洛森战俘的?”
“这我不太清楚,毕竟那时我才刚出生。”
列夫摇了摇头,“但我听他们大多被送去了西伯利亚,我去参观时候,看到了许多的军工基地很难想象那些都是通过人力完成的。”
阿里少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这时列夫上校注意到,双志的坦克部队正在缓缓向前推进。
这并不寻常,因为通常接收战俘只需要轻装甲车辆就够了。
而周围的氛围依旧充满肃杀。
双志部队全员戒备,脸上的神情完全不像是刚刚获胜的军队,空气中弥漫着严肃而紧张的氛围。
同样感到困惑的还有那些已经解除武装的锡安士兵,他们望着缓缓逼近的坦克和步战车,脸上写满了惶恐与不解。
“阿里少将,这是?”列夫已经察觉到了异常。
阿里·苏尔回答道:“刚才您不是问我打算如何处置这些俘虏吗?现在我就告诉您答案。”
他拿起对讲机,用清晰而冰冷的声音向全军下达命令:
“元帅有令,不封刀!”
“遵命!“
“遵命!“
“遵命!“
此起彼伏的应答声中,整个双志炮兵师迅速行动起来。
火炮被放平射角,士兵们子弹上膛,坦克的主炮齐齐对准了那些手无寸铁的锡安战俘。
“自由开火!!”
在列夫上校惊骇的目光中,M60A1坦克的主炮喷出炽热的火舌,炮火瞬间吞没了他的视线。
震耳欲聋的枪炮声中,锡安的举手投降的士兵们成片地倒下,整个战俘营一下子就变成了人间炼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