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 第二百三十二章 你儿子在我手上!【求月票】

第二百三十二章 你儿子在我手上!【求月票】(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就指望那点俸禄和赏赐吧,如今朝廷一年就有半年欠俸,还动不动就削减,已经快指望不上了。”

“你他们这家大业大的,动不动就揭不开锅,日子还能怎么往下过,活人都快被尿给憋死喽。”

“幸好我没生在这王爷家里头,否则我肯定学那些卫所军,趁着年轻力壮的时候赶紧脱籍逃走,这一点奔头都没有的日子谁愿意过谁过去,我是过不下去。”

“……”

听到这番话,鄢懋卿的心脏随之沉了下去。

他开始对自己此前的想法产生了怀疑,不确定逼反代王一脉还是否可行,又或者还该不该对代王一脉开刀。

如果代王一脉果真在大同混的如此凄惨的话,这都得算作是这个时代的眼泪了……

他倒也对明朝宗室的发展进程有一些粗略的了解。

据随着明朝中后期宗室人口暴涨,导致朝廷财政不堪重负,部分时期宗禄的确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拖欠和削减,一些低阶宗室随之便陷入了贫困状态。

而在这种状态下,宗室也依旧被禁止从事“四民之业”营生,最后只能在圈养中困死穷死,许多人处境还不如普通百姓……

起来,嘉靖这一朝。

貌似朝廷财政一直就很不给力,在职官员的俸禄之类的刚性支出都不断拖欠,宗室俸禄自然更容易拖欠。

在这个前提下,再去分析代王一脉的叛乱案的话。

貌似当时发动叛乱的也只有一个人,便是代王这一脉的和川奉国将军朱允灼。

起因好像就是朱允灼因为朝廷欠俸,率人抢劫大同知府财物,最终被罚剥夺俸禄,朱允灼因此怨恨代王朱允耀不为解,也对朝廷怀恨在心,于是勾结白莲教,私通鞑靼人,意图叛国造反。

“朱允灼因此怨恨代王朱允耀不为解”,这意思是此事本来可以解释,情有可原?

鄢懋卿也不好。

毕竟这是未来才会发生的事情,而他对此事的了解,也只有史书中那极为粗略的了解。

他不同情谁,而且信奉“享了不该享的福,就该受不该受的苦”的因果论。

但如果这件谋反案是这么回事,而次仲太所描述的代王一脉如今也是这么个处境的话,他的计划恐怕便又实施不下去了。

因为代王一脉如今与白莲教,与那些官员、豪强和商贾几乎没有同流合污的可能,就算他再怎么操作,代王一脉也绝不可能因为与其无关的事情造反吧?

他忽然又想起了太原府的晋王。

前些日子他在太原府闹出了那么大的动静,晋王府也始终没有任何动静。

而且不论是白莲教,还是那些官员、豪强和商贾,也始终没有任何一方牵扯到了晋王,会不会也是这个原因?

毕竟此刻次仲太表现出来的轻视与嘲弄显然不是演的,一看就是发自内心。

倘若如此……

不行!

鄢懋卿握紧了拳头,如果连代王一脉也牵扯不上的话,那他这回出来就真的全都是功劳了。

尤其如果大同的官员也像太原一样,在他还没出手的情况下就倒下,让朱厚熜觉得他的枪法无比精准的话,今后一定会被越套越死,他还如何脱身?

另外。

现在他还不知道远在京城的朱厚熜打算对太原府的事作何反应。

如果朱厚熜还在京城下诏,大力配合他这次行动的话……

鄢懋卿简直不敢再想下去。

因为现在大同的情况本来就偏向于他,那里有郭勋那个巡抚,有那个大明的“飞将军”周尚文出任总兵官,还有一个削尖了脑袋抢着立功、只为尽快回京起复的严嵩。

有了他在太原打开的良好局面。

即使他不去大同,只要朱厚熜下了死命令,郭勋、周尚文和严嵩也定能让他此行“无功而返”!

“不行不行不行,我不能如此轻易的认命!”

鄢懋卿不由握紧了拳头,眼中闪烁着不甘的光芒,以至于血丝都逐渐布满了眼白。

汉朝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过:“兵不虚出!”

鞑靼人之前也过:“开弓不能空放,否则既伤弓,又伤人!”

鄢懋卿脑细胞飞快运转,一个又一个的念头从脑中掠过,不断搜寻着行之有效的办法。

半晌之后。

“叮!”

一道灵光终于在鄢懋卿脑中闪现。

“对对对,或许还可以这么办!”

鄢懋卿当着次仲太的面,神经质一般的自言自语着,随后快速取出墨宝与纸张,在上面奋笔疾书:

【严知县:

你儿子在我手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