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宸妃之位,余家来京(1 / 2)
第191章宸妃之位,余家来京
“父——父亲——”昌哥儿轻唤一声,小心翼翼的抬起眼睛看向顾廷燁。
顾廷燁自己因幼时顽劣无度,导致背上甩不掉的污名,自然不愿昌哥儿重蹈覆辙。
况且还是他的长子,將来是要承袭镇国公爵位,扛起顾氏一族重担的人。
“镇国公莫要动怒,是我要看鱼儿鳧水,他才陪我来的。”璟哥儿说话间,不自觉上前挡在昌哥儿的身前。
赵晗抬手在他二人的脑袋上轻轻一抚,扭头看向顾廷燁:“別嚇唬他了。”
“朕几次听皇考提起,你时候进宫可把御园池子里的鱼弄死过不少。”
“昌哥儿只是跟在璟哥儿后头拨弄几下,比你当年收敛太多了,况且孩童天性本就爱玩,不必太过苛责。”
顾廷燁轻嘆一声,低声道:“说起来,那会儿只是想和我爹作对罢了—..”
“进宫前他几次告诫我不准乱跑,不准闯祸,否则回家就活活打死我,我偏就想看看他会不会真把我打死。”
“先帝仁慈,有內侍向他稟明此事后,不仅没怪罪,还让父亲他也別斥责我。”
“我看父亲起初的確没有想打我的意思,可回家架不住小秦氏几句一说,直接勃然大怒,打的我后背疼了四五日。”
听著他的话,赵晗忍不住笑了笑,继而道:“昌哥儿性子隨你,有股韧劲。”
“与其一味压制,不如多些疏导,你当年吃过的亏,何必让孩子再走一遭严父教子是正理,但刚过易折。“
“你父子数没能相见,该是多说说里话,亲近亲近的时候。“
“朕看昌哥儿对你怕的很,將来也专跟你对著干。”
顾廷燁闻言,眉头紧锁,沉默良久后。
他拱手一礼,“不瞒官家,这话长柏也说过。”
“如今细想,的確有些道理,臣回头定好好反省,绝不能再像先父那般搞的父子离心,追悔莫及。”
“了,把昌哥领回去住段日子再送过来吧。”
“谢官家!”顾廷燁说罢,脸上重新堆起笑意。
另一边,凝辉殿內,笑语晏晏,茶香和各式点心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时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只见明兰身著宝蓝色祥云纹锦裙,素净中透著几分华贵,肌肤莹白如玉,眉眼弯弯,唇瓣红润。
既有初为人母的温婉也带著几分恰到好处的娇憨灵动。
老太太今日特得恩准进宫探望,拜见完华兰后,就在房妈妈和翠微的搀扶下,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
“你姐姐知道我里一直牵掛著你,没说句就放我过来了。”
老太太目光慈祥,笑眯眯的挽起明兰的细嫩修长的手,心中感慨不已。
如今她亲眼看著长大的几个孙辈,除柳哥儿年龄尚小,还在读书歷练,其余皆已有了子嗣,也算枝繁叶茂,功德圆满。
“大姐姐最是善解人意了。”明兰灿然一笑后,和往常一样,直接依偎在老太太的怀中。
“祖母,眼下我在宫里,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您了。“
卫恕意有卫凌这个亲弟弟撑腰,柳哥儿是盛家的孩子,还有卫家这个外祖从旁照拂,將来前路稳妥。
唯有老太太,身边一个有血亲关係的人都没有,徐平远虽对老太太颇为尊重,但终究隔了好几层。
老太太清楚明兰的心思,抬手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
“我这把老骨头,大半辈子来,什么坎儿没迈过,你那个爹是什么性子,你难道不清楚吗”
“只要我活一日,他就守著孝道体面,通汴京城谁不知他是庶子出身,被我失去亲生孩子的嫡母含辛茹苦的拉扯大。”
“平还有房妈妈她们陪我说话解闷,你儘管放吧。”
站在一旁的房妈妈笑著附和道:“是啊,娘娘无需多想,我们老太太好著呢。”
“哥不久前刚说过,等海大娘子再有孕,便把慧姐交给老太太来教导。”
房妈妈幼时家境贫寒,七八岁便被父母以十两银子的价格卖给人牙子。
她清楚自己的前程今后全都捏在人牙子的手里,便没日没夜的做针线活偷偷托人变卖。
把攒下的铜钱和碎银子一分不留全都孝敬给人牙子,求她给自己找个好人家。
人牙子也算厚道,把她倒手卖进当年风光显赫至极的勇毅侯府。
从老太太院里的三等女使一步步爬到一等女使,又成为陪嫁跟著前往盛家。
一到年纪,老太太亲自为她物色人家,相中府里一名忠厚老实,相貌周正的管事。
不仅放了二人的身契,还准备嫁妆,风风光光送她出嫁。
虽说丈夫早逝,但房妈妈的两个儿子,一个考中秀才,在金陵县学担任教諭。
—个四处经商,已经积攒下四五间铺面,孙辈们也都乖巧听话,时常来京城探望。
房妈妈没有后顾之忧,伺候起老太太自然尽心尽力,无微不至。
“祖母”
明兰软糯的唤了一声,脸颊紧紧贴在老太太衣襟上。
“都是当母亲的人了,还这么撒娇作怪,你阿娘前几日启程前往扬州祭祖去了,否则今日我必定把她一道带进来。“
明兰轻轻点头。
踌躇片刻后,她低声道:“祖母,官家前日说,等瑞哥儿满了周岁,便要封我为宸妃”
o
“什么!”老太太目光一亮,心中略有些惊讶,扶著明兰的肩头沉声道:“我没听错吧”
明兰坐直身体,笑道:“没有,官家素来是说话算话的。”
直到天色將晚,老太太才在明兰不舍的目光中从凝辉殿离开,直奔宫门的方向而去。
回到魏国公府,盛紘和王若弗当即来寿安堂行礼问安。
老太太捧著热茶,神色依旧从容,她將目光放在王若弗身上,缓声道:“如丫头怎么样了”
“母亲放,切都好,就是风寒,现下已经好多了。”
王若弗笑呵呵的回答著,她今日没陪老太太进宫,是带著刘妈妈前往文府了。
自文炎敬不在京中,其弟弟文炎赦和弟媳时常攛掇文老太太把筠哥儿要来身边养著。
在他们看来,若如兰不同意,便可顺理其章打著思念孙儿的幌子,让文老太太去翰林巷文府住著。
而他们也可借著照顾文老太太为由,一块搬过来享福,沾著盛家的光,在城內必定走到哪都能被人高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