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喜悦(1 / 1)
黄子轩看着气得眼睛通红的刘嘉佳,心疼地抱回怀里,不满地斥道,“遐想什么?我又不是他们,我自小看父王薄待母妃,母妃被折磨成现在的样子,要不是知道母妃不会答应,我早就想让母妃和离出府。”
刘嘉佳绷着的神经放松,眨眼眼泪就掉下来,黄子轩又疼惜又生气,帮刘嘉佳擦干眼泪,接着训道,“以后不许胡思乱想,我早就和你说过咱们两个相依相偎到老,自然将你放在第一位,就算没有仕途,咱俩都不缺钱,在哪都能过活,再说要不是形势逼迫,我不能放下身上的重责,我早就想带着你隐居山林了。”
刘嘉佳终于有些不好意思,讨好地对黄子轩一笑,伸手抱着黄子轩的脖子,黄子轩轻拍刘嘉佳的屁股一下,威胁道,“再敢犯错,我就打你。”惹得刘嘉佳又往黄子轩怀里缩了缩,黄子轩被她的动作取悦,轻笑出声。
马上进入年尾,喜事不断,先是杜莎莎派人送来谢礼,来人正是牡丹,牡丹先是带杜莎莎诚恳地谢过刘嘉佳及时搭救,又感叹宋大夫是仁医,现在杜莎莎和林公子都很好,不仅病愈,还都胖了一圈。接着裕亲王妃和曹英珠先后送来喜信,昌宁郡主顺利生产得子,曹将军府要大办宴席贺喜,裕亲王妃心疼昌宁郡主,让她坐满双月子再出来应酬,曹夫人欣然同意,曹将军有些微词,最后还是同意下来,只是这样最开始的热情减退,不过看着俊俏的大孙子,心里的不快也就烟消云散。
没几天,陈青雪也写信过来,黄子轩看着喜滋滋送信进来的明光,悄悄翻了个白眼,暗恨汤建新等一帮狐朋狗友没良心,从来不知道关心问候一下他。刘嘉佳瞥到黄子轩翻白眼,心里好笑,特意慢悠悠地拆开信封,拿起厚厚的信纸,津津有味地读起来,看得黄子轩又冒酸气。
陈青雲和陈青霜出嫁后,陈青雪一个人在陈府很无聊,尤其被曹氏关在家里绣嫁妆,虽然有两个嫂子进府,但是大嫂端庄矜持,二嫂规矩有礼,陈青雪不敢造次。她也不是爱闹腾的性子,找些消遣打发时间日子也不算难捱,可是五月,刘嘉佳刚离开京城,江二夫人就赶到京城,原来是听到陈青泽和陈青川都定亲,江二夫人急了,何况江柔今年已经十六,再耽误不起,江二夫人亲自到京城来给江柔相看亲事,美其名曰回来看侄子成亲。江二夫人的到来,让陈府的是非又多起来。
刚开始还好,不过是哭诉这些年离家远嫁,感念多年没能孝敬父母,亲近哥嫂,李氏和曹氏看着姑嫂情分,满足江二夫人的要求,带着她和江柔出去做客,可是几次下来,李氏和曹氏就不愿意了,因为江二夫人的做法太过露骨,原本出去串门做客,家里有适龄儿女的夫人都带着相看的念头,这是人们默许的行为,可是江二夫人做的就让人反感,走到哪她都拉着江柔,不厌其烦地夸奖江柔如何孝顺、性子如何温顺、长得多么可人……
不仅如此,还隐喻这么好的江柔现在还没定亲,不是江柔不好,是陈府的姑娘和表姑娘不懂得谦让,不友好姐妹,影射李氏和曹氏不心疼外甥女,只顾自己的儿女。李氏和曹氏去做客的人家都是亲戚旧顾,这个话音一转当天就传到她们的耳边,自此两人出去再不带着江二夫人和江柔,江二夫人前几次还没发现,派人过去问,李氏和曹氏都让人找借口打发,等次数多了觉出不对,和陈老夫人哭诉,等陈老夫人叫来李氏和曹氏一问,李氏和曹氏未说话先落泪,直说要是母亲觉得她们不能胜任陈氏媳妇,就将她们休回娘家,她们不能费心费力帮忙后还被冤枉,为了不让父亲母亲担心,才将此事瞒下,谁想到小姑竟然搬到是非。陈老夫人一听吓了一跳,长孙媳妇刚进门,马上二孙媳妇也要进门,这时要闹出休妻的事情,陈府就是京城的大笑话,气得狠狠骂了一通江二夫人,江二夫人看着一直宠溺她的母亲大发雷霆,再不敢反驳。
进来江二无人不知道怎么认识礼部尚书夫人周夫人,周夫人有一幼子,比江柔大一岁。刘嘉佳看到这里皱紧眉头,而后一想,八字还没一撇,松开眉头,继续往下看。
陈青雪说陈青雲前两天生下女儿,洗三的时候她去看了,曹氏和李氏都夸奖说长得好看,可她看着像一只红红的小猴子,和陈青霜一说,被陈青霜掐得胳膊青了一块,她很委屈,明明就是像猴子嘛,刘嘉佳噗嗤一笑。
黄子轩看着刘嘉佳一会儿皱眉,一会笑开,心里有些好奇,出声问,“有什么好笑的事?”
刘嘉佳高傲地一昂头,“我们姐妹之间的事才不告诉你。”被黄子轩嗤之以鼻。
刘嘉佳接到陈青霜的信很意外,她们关系不算太好,按理来说没有这么熟稔亲近。陈青霜是向刘嘉佳求助的,陈青雲生产时还算顺利,但是产后心情抑郁,一直不开怀,导致现在脸色蜡黄,暴瘦如柴,更是下不了床。太医只让调理,可是月子做完不仅没有调理好,情况更严重,陈青霜打听到给昌宁郡主调理的除了太医,还有一个医婆,这个医婆对调养女子身体最有办法,想让刘嘉佳帮忙给昌宁郡主写信借用婆子给一段时间。
刘嘉佳思索半晌,提笔给昌宁郡主和裕亲王妃分别写了一封信,让驿站快马加鞭地送到京城。
天晟三十年腊月二十,黄子轩收到京城的邸报,经过一年的磋商,终于定下朝廷与鞑靼的互市条例,随之而来的是京城的消息,给大板升城的旨意年后就会送到,朝廷决定年初举行开通互市的签订仪式。黄子轩急匆匆地召见左右参政和知府,商讨仪式的流程,和接待使臣与朝廷官员的事宜,这次仪式是由礼部尚书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