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怀孕(1 / 1)
这是刘嘉佳和黄子轩一起过的第一个年,每逢佳节倍思亲,黄子轩想起大同府的郡王妃,念叨着也不知道母妃今天一个人怎么过的。刘嘉佳安慰他,已经送去很多吃食和物件,管事回来说母妃气色很好,太医都说母妃的身体变得康健很多,外祖母初二的时候去接母妃回娘家,初四母妃和武夫人约好去武大人家做客吃酒,歇两天,两人要越好要到应县看木塔,武夫人在应县有庄子,正好在乡下住几天。
黄子轩一听这样一来上元节就过去了,等母妃回来年节已经过去,也就不会触景生情,放下心来。
就像忠叔说的一样,大板升城的官员大多没有带夫人过来,只有知府夫人早早地跟着过来,年前上门拜访过刘嘉佳,只是知府孙大人是个四十多岁的老头,孙夫人比孙大人还大两岁,所以孙夫人和刘嘉佳的共同话题很少,孙夫人像长辈一样对刘嘉佳,孙夫人的幼女比刘嘉佳还大一岁。所以过年拜岁很简单,前院有黄子轩招待,后院刘嘉佳只在初二着人送上礼物,初三孙夫人就带着回礼上门。
过了初三,刘嘉佳空闲下来,就抱着忠叔让人送来的账本看,也算开开眼界,忠叔一听刘嘉佳要开眼界,写封信送到泉州府,让人送一些新鲜玩意,给刘嘉佳把玩。还没等到泉州府的东西送到,刘嘉佳就感觉出不太对劲,进来她很嗜睡,经常捧着账册就睡过去,严嬷嬷发现后立马叫来宋大夫,等黄子轩回来,就被好消息砸晕,晕晕乎乎地用过晚膳,坐在刘嘉佳对面猛看她的肚子。刘嘉佳还纳闷,怎么总想着子孙满堂的人现在这么淡定,自己听到的时候可是傻笑半晌。到晚上就寝后,刘嘉佳睡意朦胧的时候,听黄子轩对着肚子说,“孩儿,我是你爹,别着急,再有八九个月咱们就能见面了,我很期待和你见面,你期待吗?”
刘嘉佳:……
原来是惊喜得傻了,刘嘉佳放心地睡去,醒来时睁眼看到一张放大的脸,说实话,这真不是一个美好的体验,眨眨眼消化掉惊吓,刘嘉佳露出笑颜,温柔地问,“相公,你怎么还没起身?今天不用去府衙吗?”
黄子轩也眨眨眼,明显对突然温顺的刘嘉佳很困惑,迟疑着问,“我听说有孕会让母亲性情大变,刚发现就开始变了吗?”
看着一脸认真的黄子轩,刘嘉佳忍不住大笑出声,搂着黄子轩的脖子,在他嘴唇上饮下一吻,笑着说,“希望咱们的孩子像你一样可爱。”黄子轩的表情一言难尽,像他一样可爱……
将黄子轩送出门,刘嘉佳过起吃了睡睡了吃的养小猪生活,严嬷嬷更是瞪着两只眼睛一刻不离刘嘉佳,就怕她有闪失,几天下来,到了大板升城养胖的严嬷嬷又生生地熬瘦了。刘嘉佳无奈让忠叔劝,忠叔也不知道说什么,严嬷嬷将目光放在院子里的丫鬟身上,给她们排了上差的时辰表,并且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告诉丫鬟刘嘉佳如有闪失,立马将她们卖出去。府上的丫鬟除了刘府的丫鬟,就是在大板升城买的,刘府的丫鬟自小跟着严嬷嬷学规矩,自然知道轻重,大板升城买的丫鬟都是战乱后无家可归的孤儿,被严嬷嬷挑中,过上好日子,都不想失去这样的好生活,更加小心伺候。
出了正月,礼部尚书和鞑靼的使臣从京城出发,礼部尚书尽到大国的礼仪,一路打点好行程,游山玩水,走了大半个月才到达板升城。得到消息的黄子轩带着一众官员等在城门口迎接,表示对两国交好的热烈期盼。礼部尚书见到亲迎的黄子轩,满意地点点头,等进了大板升城,不由皱起眉头,大板升城虽被修复,但是还有战火留下的痕迹,看着不像大的都城,只比京城的郊县强一些。这是黄子轩和左右参议还有知府商量的结果,大板升城刚经历战争,统计后发现三成百姓死于战争,大片土地被毁,这不是一时半会能恢复的,不能为了开通互市打肿脸充胖子,而是要让朝廷和鞑靼都看到战争给这座城带来的灾难有多严重。所以府衙修整了城墙和城内的房屋建筑,但没有翻新,也没有扩建。
鞑靼的使臣看到依然留有火烧痕迹的城墙,有些惭愧,毕竟大板升城原本是鞑靼的城池,这里都是鞑靼的百姓。礼部尚书在安顿好使臣后找到黄子轩质问他为何不重修大板升城,彰显朝廷威严,黄子轩立马算了一笔账,并且很诚恳地看着礼部尚书,如果礼部尚书愿意上书让皇上拨银子,他立马找人动工。礼部尚书被噎得说不出话,他也知道国库空虚。
礼部尚书因怕丢脸想早点完成签订仪式回京,鞑靼时辰因为愧疚想要完成可汗下达的任务,早点回去复命,也让死去的鞑靼百姓早点去天堂,异常配合,所以原本计划一个月才完成的仪式,半个月就结束,黄子轩送走礼部尚书后,给府衙的人放了假,搂着刘嘉佳说我累死了。
刘嘉佳知道黄子轩不耐烦接待礼部尚书,因为礼部尚书是周氏的父亲,黄子钰的岳丈,黄子轩因为老夫人的偏向,自小和黄子钰不对付。老夫人的侄女钱氏生黄子钰时难产,因为大出血病逝,老夫人将黄子钰抱到她的院子里养,郡王妃嫁进显郡王府后,显郡王提过将黄子钰抱给郡王妃教养,被老夫人断然拒绝,并且老夫人对郡王妃有很大的敌意,总怕郡王妃会害黄子钰,将黄子钰看得很紧。
大老爷去世后,老夫人心疼黄子清小小年纪失去父亲,经常让蒋氏将黄子钰抱到她的院子与黄子钰玩耍,等黄子轩出生后,老夫人看黄子钰更紧,黄子轩是个小孩子,他也想和两个哥哥一起玩,刚开始玩得很好,三个粉妆玉砌的小娃娃,团团围成一圈,奶声奶气地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