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一样(1 / 1)
初六,黄子轩与刘嘉佳去曹将军府拜岁,刘嘉佳在曹府后宅见到李氏、曹氏、孙氏和房氏,正要过去寒暄,走进才发现陈青雲也在,刘嘉佳心里诧异,毕竟去年陈青雲可没有来,行过礼后,曹氏拉过刘嘉佳,欢喜地说道,“嘉佳来得正好,正说你青雪妹妹,她刚出了月子,前儿给我来信,说大哥儿现在白胖滚圆。”刘嘉佳知道曹氏最是惦念陈青雪,顺着她的话说,“哎呦,长得是不是像青雪妹妹多一些?听说儿子大多像母亲。”
曹氏笑着点头,“一彦写信说像青雪。”
刘嘉佳高兴地跟着道好,“那可好,以后绝对是个翩翩美男子。”曹氏轻拍刘嘉佳一下,“你这孩子,都是两个孩子的娘,怎么还说这样的孩子话,什么美男子,男子还要看学识本事。”刘嘉佳向曹氏讨饶。李氏和孙氏阴沉着脸在一旁坐着,刘嘉佳当没看见,她感觉出陈家大房应该是出事了,只是刘嘉佳认为自己不便问,所以就当她们都没事。
昌宁终于抽出空,坐在刘嘉佳身边,喝了口茶,抱怨道,“每年都要经历这么几天,我看你前天也累得够呛。”
刘嘉佳点头,“可不是,我昨天睡到晌午才起来。现在还觉得浑身酸疼。”
昌宁羡慕地看着刘嘉佳,“你可真幸福,我不管前一天多累,第二天都得准时请安。”
刘嘉佳斜眼看她,“你一年顶多一个月在京城,不是在福州府就是在济南府,没有长辈管着,谁还能让你起来请安。”
昌宁一想也是,扑哧笑出声,转头瞥见李氏和孙氏,注意到她们的脸色,与刘嘉佳撇撇嘴说道,“这个婆媳俩,从进府就板着脸,知道的事他们家有事,不知道的还以为曹府怠慢她们了。要是不情愿不来就是了。”
刘嘉佳听她话里的意思像是知道陈府大房发生的事,低声问道,“陈府怎么了?”
昌宁也压低声音,“忠勇侯府的昭仪刚被皇上封为李嫔,忠勇侯府这一阵在京城高调不少,李氏的气焰也高涨不少,自从陈大老爷去兖州府后,陈相将管家权交给孙氏,现在李氏想要拿回去,正在和孙氏闹呢。”
刘嘉佳无语得很,和昌宁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无聊,两个低头偷笑。
不一会儿刘嘉佳就感觉不无聊了,用过午膳后,刘嘉佳和陈家女眷被安排在暖阁休息,等下午的戏开锣,孙氏端了杯茶服侍李氏,谁想到李氏故意打翻茶杯,滚烫的茶直接泼到孙氏的身上,李氏还责怪道,“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小心,快去缓了,这样冷的天气,湿衣服穿得时间长容易生病。”
孙氏忍得眼睛通红,眼见就要发作,刘嘉佳赶紧上前拉住她,“我陪大表嫂去换衣裳,昌宁姐姐的院子就在不远处,咱们去她的院子里换。”说着拉起孙氏出去,路上孙氏的眼泪再也忍不住落下来,刘嘉佳当没看见。等到了昌宁的院子,昌宁已经得到了消息,吩咐大丫鬟伺候她们,孙氏换过衣裳,梳洗一番,才对刘嘉佳道谢,“多谢表妹解围,今日是我失态了。”说着就要福身行礼。
刘嘉佳拉起她,“大表嫂客气了,谁都有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事情总有解决的时候,大表嫂不要急于一时。”
孙氏再次谢过,丫鬟过来禀报,戏已开锣,两人往戏台子走去。孙氏看到李氏脚步不由一顿,而后恢复正常,刘嘉佳看到李氏的嘴角往下撇了撇,心里不由有些厌烦,有什么事不能回家解决,非得闹得孙氏在这么多人面前丢脸。再说今天来的夫人都是精明人,刘嘉佳一走进就发现李氏和陈青雲身边都空着,大家都有意疏远她们。
从曹将军府回来,刘嘉佳狠狠睡了几天懒觉,才觉得活过来,黄子轩很羡慕,为了心理平衡,每天早上都将刘嘉佳吻醒,在刘嘉佳发火之前起身去沐浴更衣。乐乐这几天都归黄子轩管,两父子每天早上以“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气势去上差,宁宁用过早膳后乖乖地一个人描红等刘嘉佳醒来,刘嘉佳为了弥补三人,晚上都是她亲手下厨,做一做菜肴,父子三人看在好吃的份上不再与刘嘉佳计较。
中元节,黄子轩和刘嘉佳带着乐乐和宁宁到街上逛花灯,黄子轩给刘嘉佳和宁宁买了一堆花灯挂在房檐下,直到过了正月刘嘉佳才吩咐丫鬟取下放好。
出了正月,杜莎莎带着林琪过来做客,初二的时候她带着孩子和林毅一起回了杜府,林毅提前回来,她在娘家住了半个月,才回来没几天。
杜莎莎昨天去的陈府,一肚子的八卦想要与人分享,看着林琪和宁宁玩得很好,杜莎莎悄悄地说道,“姨母和大表嫂闹得很僵,我昨天去陈府的时候,姨母被气得病了,大表嫂在一旁侍疾,可是我看姨母因着大表嫂在更生气了。”
刘嘉佳将曹将军府发生的事告诉杜莎莎,杜莎莎感慨道,“姨母一辈子要强,闺中时就有贤名,后来嫁给京城十分抢手的姨父,婚后没多久就管着一府的人,说一不二。现在……姨父……没了官职还不在京城,大表姐……在忠勇侯府的日子也……不太好。最有出息的大表哥是姨母的骄傲,大表嫂却不能如她的意,哎。”
刘嘉佳公允地说道,“大表嫂官家是陈相吩咐的,大表嫂也为难。”
杜莎莎点头应道,“姨母不能找陈相理论,只剩下为难大表嫂让她主动让位。”
刘嘉佳摇摇头,“陈相地吩咐哪能随意忤逆,再说大表哥是以后的陈家家主,现在大表嫂掌家对以后大表哥承袭家主之位有益处。”
杜莎莎可惜地道,“可是姨母现在看不到这些,忠勇侯的李嫔深受皇上喜爱,大表哥坐上太常寺少卿的位置,姨母自觉有了撑腰的人,在陈府的底气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