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江南鼎沸,雷霆待发(月票800加更!)(1 / 2)
第475章江南鼎沸,雷霆待发(月票800加更!)
严府朱漆大门“哐当”一声被撞碎,木屑飞溅中,无数乱民涌了进来,手里的锄头、
菜刀、木棍高高举起,嘶吼声震得庭院里的老槐树叶子簌簌掉落。
“杀严宽!分財產!”
的喊声此起彼伏,混著女眷的尖叫、僕役的求饶,把往日里清净奢华的严府,瞬间变成了人间炼狱。
严宽缩在走廊的阴影里,身上套著件灰布短打。
那是他临时从僕役房拿来的,沾著灰尘,与他平日的墨色绸袍判若两人。
他的头髮散乱,脸上抹了把灶灰,可攥著廊柱的手,还是止不住地发抖。
刚才他想跟著几个僕役从后门溜出去,却被一个眼尖的乱民认了出来。
那是严家从前的织户,因为欠了严家的粮钱被赶出门,此刻正红著眼朝他扑来。
“那是严宽!他装成下人想跑!”
织户的喊声像炸雷,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乱民们潮水般涌过来,有人伸手抓住了严宽的灰布短打,狠狠一扯,露出了里面没来得及换下的真丝里衣。
“好汉饶命!”
严宽“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膝盖砸在青石板上,疼得他齜牙咧嘴,却顾不上疼,只顾著磕头求饶。
“我严宽愿赠千两银子!不,两千两!只要你们放我一条活路,府里的银子你们隨便拿!”
人群分开一条道,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走了过来,脸上一道刀疤从眉骨划到下頜,手里拎著把沾血的长刀。
正是广东海盗李魁奇。
他本是带著几艘船在松江外海游荡,想劫几艘布商船,却听说松江府闹了民变,当即带著手下上了岸。
他没兴趣跟著乱民“反朝廷”,却盯著严家、王家这些豪绅的家產红了眼。
打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號,不过是为了让乱民替他卖命,好抄了这些富户的家c
“千两银子”
李魁奇冷笑一声,用刀背拍了拍严宽的脸,刀上的血蹭在严宽脸上,冰凉刺骨。
“你严府的库房里,光现银就不止十万两,拿千两来打发叫子”
严宽脸色惨白,连忙改口:“万两!我给万两!现在就去拿!”
他挣扎著想起来,却被李魁奇一脚踩在背上,疼得他眼前发黑。
“拿”
李魁奇俯身,凑到严宽耳边,声音里满是贪婪与残忍。
“把你杀了,严府所有的財富都是我的,何必跟你废话”
话音刚落,李魁奇猛地扬起长刀,“唰”的一声,鲜血溅了满地。
严宽的头颅滚落在青石板上,眼睛还圆睁著,满是不甘与难以置信。
他到死都没想明白,自己一手煽动的民变,最后竟成了自己的催命符。
他算计了半天江南的局势,却没算到,自己会栽在一个海盗手里。
李魁奇踢开严宽的尸体,挥了挥长刀:
“兄弟们!抄家!女人、银子、布匹,全部分了!”
乱民们瞬间疯了,像饿狼扑向羊群。
有人衝进內院,踹开女眷的房门,尖叫声、哭喊声此起彼伏。
有人撬开库房的锁,看著满架的银子、成匹的松江锦,眼睛都直了,拼命往怀里塞。
还有人衝进厨房,把米缸、麵缸掀翻,粮食撒了一地,却没人在意。
他们眼里只有能直接换钱的財宝。
严家的女眷最是悽惨。
严宽的夫人抱著年幼的儿子想躲进衣柜,却被乱民拖了出来,首饰被扯掉,衣服被撕碎,惨遭凌辱。
严家的丫鬟们更是难逃厄运,被几个乱民围著拉扯,哭喊声撕心裂肺。
男僕们想反抗,却被乱民用木棍、菜刀打倒在地,没一会儿,庭院里就躺满了尸体,鲜血顺著青石板的缝隙流进排水沟,染红了里面的青苔。
不到一个时辰,严府就被抢空了。
有人扛著装满银子的箱子,有人抱著几匹云锦,还有人手里拎著严家珍藏的古董瓶,脸上满是零元购后的狂喜。
可李魁奇看著这些战利品,却还不满足。
他早就打听清楚,松江府的典吏王三,手里也藏著不少银子,还是严家的“同谋”。
“兄弟们!”
李魁奇跳上台阶,手里举著严宽的头颅,声音洪亮。
“严宽这老东西死了,可还有个蛀虫没收拾!典吏王三,平勾结严宽,搜刮民脂民膏,他家比严府还有钱!隨我去抄了王家!”
“抄王家!”
“杀王三!”
乱民们早就杀红了眼,听李魁奇这么一说,当即呼啦啦地跟著他往外走,扛著抢来的財宝,举著沾血的兵器,像一股浑浊的洪流,朝著王三的府宅涌去。
没人记得最初“请愿”的目的,没人记得“反苛政”的口號,只剩下最原始的贪婪与暴力,在松江府的街道上蔓延。
王三此刻还躲在府里,正盘算著怎么跟南京的大人物交代。
听到外面的嘶吼声,他刚想让僕役去看看,大门就被撞开了。
看到涌进来的乱民,还有李魁奇手里那颗血淋淋的头颅,王三嚇得腿一软,瘫倒在地。
他终於明白,严宽的下场,就是他的结局。
松江府的太阳渐渐西沉,晚霞把天空染成了血色。
严府的火光还在烧,王宅的哭喊又起,街道上满是抢掠的乱民,官府的衙役早就跑得无影无踪,卫所的兵依旧按兵不动。
这场由士绅煽动、海盗利用、乱民失控的民变,彻底挣脱了所有人的掌控,像一头脱韁的野兽,在松江府的土地上肆虐。
而且,动乱原不止在松江府一处。
江南大地上的烽火,已顺著运河蔓延开去。
苏州的枫桥边、扬州的盐场旁、湖州的桑园里,处处都是失控的乱民,处处都是烧杀抢掠的哀嚎。
这场始於士绅煽动的民变,早已挣脱了所有掌控,像决堤的洪水,將江南的秩序冲得支离破碎。
苏州城的乱,比松江更甚。
水患后,城西织户聚居的巷弄里,本就满是晒不乾的湿衣和填不饱肚子的孩童,士绅们一句“官府要收布抵税”,便点燃了积怨。
可当乱民们砸了织造局的大门,却发现里面早已空无一人。
官署的银子、生丝,早被提前转移,只留下几间空屋。
这时,一群自称“张士诚旧部”的盗匪冲了进来,领头的是惯犯陈六,脸上带著刀疤,手里拎著柄锈跡斑斑的弯刀:
“別傻盯著空官署!那些绅家才有钱!”
乱民们如梦初醒,跟著盗匪冲向平江路的士绅宅邸。
顾家的朱漆大门被撞开时,顾老爷还在书房里烧著与东林党往来的书信,火盆里的信纸还没燃尽,乱民就已衝进屋,將他按在地上,抢走了架上的古董、箱里的银票。
顾夫人抱著首饰盒想躲,却被几个乱民拖拽著,首饰撒了一地,衣袍被撕得稀烂。
最惨的是东林书院。
这座江南士绅的精神据点,被乱民和白莲教眾一把火点著,藏书楼里的万册典籍,在火中噼啪作响,化为灰烬。
院里的石碑被推倒,刻著“为天地立心”的匾额,被踩在乱民的脚下。
扬州的盐场,更是一片狼藉。
盐工们本就因盐商剋扣工钱、官府加征盐税而怨声载道,士绅们暗中递话“杀了盐商,分了盐仓”,便让他们红了眼。
可当盐工们砸了盐商王氏的宅邸,抢了盐仓里的海盐,却不知该如何收场。
这时,白莲教的“圣女”带著教徒来了,手里拿著画著符咒的黄纸,声称“跟著天父,有饭吃、有钱拿”,將上千盐工裹挟著,往泰州方向去,沿途砸官驛、抢粮船,连过往的商船都没能倖免。
扬州知府派去的衙役,刚到盐场就被乱民围住,水火棍被夺,兵卒们嚇得丟盔弃甲,逃回城里时,连官帽都跑丟了。
湖州的桑园里,蚕农们在士绅的唆使下,围了官办的生丝栈,却被混在其中的海盗抢走了刚抢来的生丝。
海盗们驾著小船,顺著太湖往来,抢完湖州抢苏州,把混乱搅得更甚。
江南各地的急报,像雪片般往南京送。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应天巡抚周起元,此刻正在南京巡抚衙门的二堂里,焦躁地踱著步。
他穿著一身皱巴巴的官袍,袖口沾著墨渍,平日里梳理得整齐的鬍鬚,此刻也乱糟糟地贴在下巴上。
“废物!都是废物!”
周起元猛地將案上的茶盏扫落在地,青瓷碎片溅了一地。
他原本的计划多好:让松江、苏州、扬州轮流暴动,袁可立派兵去平,官军一走,再让乱民復起,如此往復,让袁可立疲於奔命,让朝廷觉得袁可立“无能平定江南”,最后逼陛下將袁可立调走,江南依旧是他们东林党人的天下。
可现实呢
袁可立像块石头,纹丝不动。
南京城外的乱民闹了十天,英国公张维贤的京营驻扎在城外三十里,连营门都没开。
镇守太监高起潜的厂卫,只在城里巡逻,对城外的乱局视而不见。
袁可立更是躲在都察院的衙门里,连面都不露,只偶尔传出“召集宣諭大会官员议事”的消息。
“袁可立呢高起潜呢张维贤呢”
周起元对著下属嘶吼,声音因焦虑而沙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