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有意思的问题表现形式:龙王爷(2 / 2)
南祝仁只能够在档案上面如实地标注出李组长的情况,准备回头和负责人进行汇报,希望能够一定程度上引起组织上的重视。
紧凑的心理干预节奏不能让南祝仁想太多。
一念至此,他又拿起对讲机让工作人员联系下一个档案上的来访者。
“南老师,这位还在外面工作,暂时来不了。”工作人员对此回复道。
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不像是心理咨询都要至少提前24小时预约,南祝仁这种以“谈话”为名的心理干预是非常临时的。
毕竟距离他到营地也才一会,拿到档案确定自己的干预目标也就一个小时多一点而已。
又用对讲机询问了几个来访者之后,南祝仁终于找到了一个正好在休息的干预对象。
“那就麻烦请他过来吧。”
工作人员应下。
南祝仁也借用这点时间,快速浏览起这位干预对象的档案。
……
【姓名:王丽莉
年龄:25岁
岗位:安置点社工
心理状况:情绪极不稳定,在工作时多次崩溃大哭。总说“我们做的都没用”,多次提到“龙王爷”,怀疑自己工作的意义。晚上失眠,经常说害怕,甚至开始看一些迷信的书。工作频繁出错,可能无法再承担当前工作事务。
初步分析:该同志可能被受灾群众的某些特殊情况惊吓,思想波动严重。目测状态已经影响了本职工作和其他同志的情绪,需要立刻进行谈心谈话,帮助她端正思想,放下包袱。如情况继续恶化,建议暂时将其调离岗位。
……】
……
南祝仁挑了挑眉头。
这个来访者的档案记录,相当有意思。
但再怎么有意思,表现得多么新颖,也都只是表现形式而已。
问题的本质基本上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心理咨询师,就是要有穿透表象看本质的能力。
【心流状态】启动,南祝仁开始惯例地分析。
在经过了十秒左右的时间以后,他先更换了桌上的矿泉水,随后抽出一张A4纸固定在文件夹上,开始做自己接下来的谈话简要大纲。
等他写下最后一个字符没多久,正好门外也响起了敲门声。
咚咚咚——
“进!”
咨询室的门被打开了一条缝隙,探进半个身子。
来访者看上去约莫二十七八岁,比起档案上面写的二十五岁要显老一些,但考虑到环境的影响,这是挺正常的事情。
对方身穿一件沾着泥点的冲锋衣,扎着马尾辫,但是有些散乱,几缕碎发黏在汗湿的额角;她的脸色苍白,眼下的乌青在缺乏血色的皮肤上格外显眼。
“请进吧。”南祝仁又道一声。
来访者先快速扫视了一圈帐篷内部,她才侧身进来,脚步有些虚浮。
随后在南祝仁的一声“请坐”中,又缩在了椅子上。
全过程和南祝仁都几乎没有眼神接触,偶尔对上了视线,也会立刻移开。
整个人紧张得不行。
“你好,感谢你在这个百忙之中抽时间过来。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今天往我们营地进驻了一支心理援助团队,我就是其中之一。我叫南祝仁,你可以叫我南老师。不要紧张……”
自我介绍开场,在接下来的心理干预中,这应该会变成一项结构化的流程。
结束这部分之后,眼看来访者没有开口的意思,南祝仁主动往下顺流程。
“王丽莉,是吗?”
“对。”来访者的回答很简短。
“放轻松,这里就我们两个人。周指挥和我都很关心你,他提到你最近状态不太好,尤其是在负责一些年龄比较大的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之后。能和我说说吗?”
“周指挥”就是这个营地的负责人。
来访者双手不安地绞在一起:“……我没什么,可能就是有点累。给大家添麻烦了。”
【防御】,但是很弱。
南祝仁给了一层【支持】:“在这么大的压力下工作,感到疲惫是正常的。”
随后话锋一转:“但我听你们领导说,你之前像是有用不完的劲儿,现在却有些……畏缩。这让他和我们都很担心。所以才想要让我来问问——是不是在工作中遇到了什么困扰的事情?”
“可能你们思想指导员之前也和你谈过,但如果可以的话,能跟我也聊一聊吗?”
来访者沉默了半晌。
南祝仁没有心急,他能够看出来来访者是在酝酿。
又过了一个呼吸之后,来访者的嘴唇终于动了动。
只听她声音犹豫而低沉道:“南老师,你……你相信有……有龙王爷吗?或者,狐仙?黄大仙?”
……
这就是南祝仁在刚刚看档案的时候感觉到的有意思的地方。
咨询室里面很少碰到这种类型的来访者,因为信这些的基本都不会来做心理咨询。
也就是这次心理干预的机会难得,让案例更加丰富了。
南祝仁用心理咨询的办法继续引导来访者,试着去看问题的本质。
他用一种平静、但是好奇的语气道:“我不急着下结论。但我很想知道,是什么让你问出这个问题?你在工作中看到了什么,或者……感受到了什么?”
来访者仿佛打开了话匣子,语速明显加快:“是我安置区的一些老人,他们都是一个村子里面的,我平时工作负责照顾他们。他们……”
来访者深吸一口气:“他们身上出现了‘印记’!”
“不是你想的那种,不是十字架那种……是,是鳞片一样的印子,就在胳膊上,小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