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唯物主义的短暂沉沦(1 / 2)
来访者的陈述还在继续,言语中的形容已经详细到开始举例:
“赵奶奶,她脖子上有一圈红痕,她说那是龙王爷的绦子,是龙王爷给她挂上的!”
“还有一个李大爷,他背上起了大片大片的红斑,他们说那是‘龙盘纹’,是龙王爷显灵,选中了他们!”
“他们……他们在中午和晚上,都会祭拜龙王爷……用一个临时雕的木牌位,随便烧点什么东西,烟雾缭绕的,还会用方言哼一些奇怪的调子……”
“每次他们祭拜完之后,人都会变得更精神,有几个爷爷奶奶身上的‘印记’也会变得更浓,他们说他们被选中了……”
说得越多,来访者身体就变得愈发畏缩。
到了最后,以至于语句的连贯性都开始被急促的呼吸时不时打断,整个人也开始轻微地发抖。
而南祝仁当下关注的是来访者在讲述时候的微表情反应。
【眼神游移,伴随着快速眨眼。】
【每次深呼吸造成讲述停顿的时候,都会有嘴唇紧闭、向内挤压的动作。】
【在提起信仰相关词汇的时候,眉丘极其快速地上扬并向内聚拢。】
【是紧张、痛苦、疑惑……或者恐惧?】
来访者脸上的微表情很复杂,对应的情绪也有很多种可能。
在没有建立个人基准线的情况下很难判断。
但南祝仁不需要那么细致地分辨,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不过出于严谨的目的,南祝仁还是多问了几句确定来访者的当下状态。
南祝仁想想道:“根据我这边拿到的档案显示,你之前和你的思想指导员谈过这个,他是怎么说的?”
来访者抿了抿嘴唇:“他说这是地域文化,都是正常的……老人身上的也都是皮肤病,指导员批评我疑神疑鬼。”
南祝仁追问道:“对指导员的这些话,你是怎么想的呢?”
“我觉得,有道理,是解释得通的。”来访者喃喃道,“但是和指导员一谈完,我回到岗位再看那些老人的时候……又会觉得,很奇怪……还是有些东西,解释不太了的。”
南祝仁点头,确认了一部分。
他又问道:“你的正治身份是dang员,对吧?”
来访者点了点头:“对。”
“那你觉得这个世界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
“唯物……”来访者近乎脱口而出,但是在这个词语被自己说出来之后,又拉长了尾音。
南祝仁点了头,彻底确认了来访者的情况。
心理干预比心理咨询的节奏要快上很多。结合档案材料、微表情判断,南祝仁也能省下很多谈话收集信息的时间。
放在一般的心理咨询里面,可能要花上两三次的咨询才能够达到现在的信息收集状态。
南祝仁略微停顿了一下,组织自己的语言。
……
就和南祝仁一开始的想法一样,这个来访者的问题在咨询室中确实少见。
但万变不离其宗,再复杂的问题,在看透本质之后都能够进行降维。
南祝仁不需要去深入了解什么医疗知识或者地域文化之类的——心理问题,最终落脚点还是落实到人的身上。
来访者身边发生的事情不管多波云诡谲,起手肯定还是关注来访者的感受。
南祝仁问道:“你平时就是负责照顾那些老人的,而且刚才你也描述了一个你印象很深的场景。”
“我好奇的是——当你第一次身处那个环境,看着那些印记,听着那些奇怪的调子,你内心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南祝仁用非常夸张地幅度挥手,做出扫清一切的架势:“抛开所有分析和判断,只是你最直接的感觉。”
来访者在过去的谈话中肯定是经历过不少指责的。通过这种对来访者自身感受的聚焦,可以构筑基础的咨询关系,为之后的干预做铺垫。
同时,南祝仁的干预也需要一个突破口。
而来访者在听到南祝仁的问题之后愣了愣。
似乎在之前,很少有人、或者说几乎没有人问她这个问题。
来访者急促的呼吸舒缓下来,逐渐变得悠长,同时闭上眼睛,开始回忆和感受自己。
三个呼吸的时间之后,来访者缓缓道:“我感觉……很难。”
非常简短的回答,在说出这个答案之后,来访者抬头看了南祝仁一眼,似乎想确认什么。
南祝仁没有回话,只是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对方。
“我感觉……工作很难开展。”
在说完这句话之后,来访者沉默,于是南祝仁又用引导推了一把:“听起来,你的工作似乎很不容易?”
这个问题戳到了来访者的心。
“也不能说难……大家的工作都是这样,大家都很不容易,但是……”
来访者抬头看了南祝仁一眼:“……但是,可能是因为我的问题吧。本来我和老年人沟通就比较困难,加上还有地域文化的差距,就更加没法交流了。很多时候……我觉得我带来的物资、我的安慰话,,跟他们之间就像是隔了一层玻璃一样,怎么都穿透不进去……”
南祝仁又用比较夸张的幅度点了点头,表示知晓和认同。
随后对来访者的话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解释】:“听起来,你像是一个满怀善意、想要帮助他们的‘局外人’——我可以这么形容吗?”
就看到来访者的眼睛亮了一下,用力点头道:“对,‘局外人’,我就是这么感觉的!”
南祝仁做出皱眉的样子,嘴唇微微抿起:“‘局外人’这个形容好像让你很有感触——但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我听到这个称呼之后,第一感受是孤独、还有无力。”
他真诚地看着来访者:“毕竟你是来帮助他们的,但是听起来他们似乎不愿意接受?这一定让你很难受。”
这句话一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