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北地悍枭 > 第268章 民怨沸腾,帅司入场

第268章 民怨沸腾,帅司入场(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D幽州城的积雪,仿佛都被一股无形的怒火所融化。

铁血军寨暗部精心策划的“第二阶段”舆论攻势,不再是简单的流言蜚语,而是逐渐有议论,演变成了一场有组织、有步骤的民众行动。

在“三炮”赵贵麾下收粪工们走街串巷的“闲聊”铺垫下。

在“五熊”秦三郎影响的码头脚夫、工人们于市井间的“愤慨”议论中。

尤其是在“四豺”周福联系的商队将消息扩散出城后,整个幽州城已然成了一个巨大的火药桶。

真正的风暴眼,始于一场全城范围的“搜鞑”行动。

这并非完全自发,而是在暗探引导下的有序行为。

在各处人员汇聚,流言达到顶峰时,几个由“大虎”石雄的行动队队员混入其中,充当骨干的青壮团体,首先在城东菜市口聚集。

一名身材高大的汉子跳上石墩,振臂高呼:“乡亲们!光嚷嚷没用!崔官爷装聋作哑,咱们不能干等着鞑子兵打进来!

咱得自己动手,把藏在城里的鞑子细作揪出来!”

“对,抓鞑子!”台下应声如雷。

“那些狼戎鞑子,高颧骨、深眼窝,面相凶恶,好认得很!咱们多招呼一些人加入,守住四门,盘查生面孔,在城里扫荡,看他们往哪儿藏!”

“好组织起来。”

“每条街坊都出人,轮流值守,发现可疑分子,立刻敲锣示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套简单易行的方案迅速得到响应。

在暗探人员有意无意的引导下,幽州城仿佛一夜之间进入了“战时状态”。青壮年们自发以街坊、行会为单位组织起来,手持锄头、扁担、菜刀,甚至还有人家拿出了祖传的锈蚀腰刀。

城门口,不再是官兵独自把守,更多了许多眼神警惕的百姓“协防”,任何相貌带有北方胡人特征的商旅,都会受到反复的、充满敌意的盘问。

城内,巡逻队一队接一队,重点排查客栈、货栈、废弃房屋。

偶尔有西域来的商人倒霉撞上枪口,被愤怒的民众围住,虽经解释和查验路引后大多释放,但也吓得魂不附体,被集中“保护”起来,以免被误伤。

而真正的狼戎使者阿古拉一行人,则如同掉进沸水里的老鼠,四处乱窜,东躲西藏。

他们原本藏身的客栈被民众自发搜查,险些暴露,只得连续更换藏身地点,惶惶不可终日。

这种“全民搜奸”的氛围,极大地压缩了官府的运作空间,也让崔文远试图秘密处理此事的打算几乎破产。

最主要的是,这些平头百姓在行动中,突然发现,只要人多聚集起来,刺史府官兵不敢阻拦,连大声喝斥都不敢,这是以往不曾有过的。

人们情绪不断高涨,如同官差般搜捕。对官府的信任降到了冰点,也像一颗种子埋入心中。

而转折点就在今日,出现在几个看似自发、实则有心的“壮汉”振臂一呼之后。他们并非乌合之众,而是暗部精心挑选并安排的人手,个个身形魁梧,声音洪亮,在人群中极力煽动。

“乡亲们呐!官府不作为,往年往草原送粮送铁,资助敌人,现在又要引鞑子兵来杀咱们自己人,我们能答应吗?”一名汉子大声呼吁着。

“不答应!绝不答应!”人群中,早有安排的“自己人”带头呐喊响应,声浪一波高过一波。

“这里是我们的家!保护妻儿老小,靠不了狗官,只能靠我们自己!”

“对!去刺史府问个清楚。”

“找崔文远要个说法,问问他到底是不是汉奸!”

有人带头,就有人跟随。

压抑已久的恐慌和对官僚的不满瞬间被点燃。青壮年们自发组成队伍,手持锄头、扁担,如同溪流汇入江河,从各条街道向刺史府涌去。

人越来越多,胆气一下子壮了,许多觉得苛捐杂税繁重的百姓,情绪一下子爆发,到处是骂声。其中一些遭到迫害的商贾,趁机鼓噪喊杀。许多人眼眶泛红,握紧的手里的棍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