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自己提出了?(2 / 2)
让他几乎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一个问题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必察觉到、但江昭宁绝对能捕捉到的、极短暂的急促感脱口而出:“哦?王海峰同志他……自己提出了?”
是自己主动醒悟?还是承受不住压力?或者更复杂的因素驱使?
每一个可能都导向不同的处置方向。
但话一出口,关柏强大的控制力立刻将他从震惊的本能反应中拉回。
他意识到自己的失态,瞬间调整了语速和语气,但紧接着抛出的问题,才是他作为组织部长此刻最核心的关切:
他的声音恢复了控制,却带着组织部长特有的务实:“他对后续……有什么具体要求吗?”
这才是问题的实质!
也是决定这场“让贤”能否平稳过渡、避免“旧力不去”造成摩擦甚至反弹的关键筹码!
组织工作,核心在于“办事”要成。
但更深层的艺术在于如何“摆平”人——如何安置好这些“离开棋盘”的人。
让他们心甘情愿让出位置,从而为“新人”上位扫清潜在障碍,消除可能的阻力源。
安抚好“旧人”,往往是推动“新人”最稳妥高效的润滑剂。
江昭宁早已料到有此一问,对此早已准备妥当。
他深知官场进退的人情世故与价值交换。
“海峰同志辛苦了这么多年,几十年如一日在纪检战线摸爬滚打,确实为这份事业付出了大量心血。”
铺垫到位后,江昭宁切入主题,话语清晰不含糊:“他个人的想法是——”
“希望组织上,能体谅他实际的情况,给他解决一个‘调研员’的职级指标。”
“这样一来,也算是给自己这么多年勤勤恳恳的工作履历,画上一个比较圆满的句号了。”
“圆满的句号”——这是给王海峰政治生涯一个符合预期的体面结局。
为了增加说服力,避免关柏觉得过分或者特殊化,江昭宁立刻补上强有力的逻辑支撑:“至于这个请求,关部长,我们客观地从王海峰同志目前的资历深度、以及在正职级别岗位的实际任职年限长度来看——”,
他列举具体的硬杠杠,“完全是落在了省委、市委相关的职级晋升政策,以及常规考虑的合理范围之内!”
最后,他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因此,我个人在原则上,表示了理解和支持!”
这既是安顿老王这枚即将离开风暴中心但并非无关紧要的旧子,为其离场支付必要且可接受的“对价”。
同时,这也直接关联着纪委新书记即将上位进程的顺畅度——安置好王海峰,就是为新书记扫平个人仕途上的第一道有形障碍!
也是稳定内部人心、减少纪委班子震荡的关键一步。
关柏是何等人物?
他几乎在江昭宁阐述到一半时,就已经心领神会了这整套安排背后的政治默契与精妙算盘。
他瞬间洞悉了其中的逻辑链条:这方案既顾全了组织程序面子,又照顾了个人情分里子。
核心是为下一任书记顺利执掌纪委核心权力清除一个可能发声的变量。
一个职级指标换一个关键位置的高效移交,怎么看都是值得的“交易”。
更重要的是,王海峰退到调研员,失去了指挥权,但职级仍在。
在需要了解情况或内部协同时,其经验仍可有限调用,并非完全浪费。
关柏几乎没有任何停顿,甚至连象征性的思考时间都省略了。
他以常务副部长的职业速度和决策魄力,迅速且清晰地应道:“这个情况,我代表市委组织部,会把它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给予重点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