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还真是高人!(1 / 2)
转眼,又是三个月过去。
冬末,清晨。
阴沉的天空下雪花洒落。
王爷府内。
陈贯端坐在典雅小院的亭子内,气息正在慢慢变得自然圆润,宛如一位普通的打坐道士。
但如果有人在这里观看,就能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那就是有的雪花被风卷入亭子,又飘过陈贯的鼻息间时,也没有任何融化的痕迹。
反而会随着陈贯呼出的气,重新回到该有的轨道之中。
这使得陈贯所在的亭子四周边缘,没有任何飘洒进来的积雪。
‘最多再有一月,我境界与学来的术法感悟,就能完全吃透。’
陈贯睁开眼睛的瞬间,小院内好似有片刻的黑暗,犹如有人在夜晚房间里的时候,忽然将一盏灯关了。
看似,是能让人看不清。
可实际上,刚才关的是修士的‘灵识六感’。
现在陈贯对于烛龙阴阳眼的使用更加透彻,完全可以在斗法期间,将对方的六识屏蔽瞬息。
尤其修士们都是第一时间出手,出手也不是抱拳打招呼,而是直接开始互秒。
在这样的情况下,忽然‘关灯’,屏蔽人家的六识,是非常要命的。
这就是天众的神通,很强大,完全就是超标,甚至可以说是赖皮。
‘火风隼的秘法也要修。’
同时,陈贯整理完阴阳眼的功用后,也开始着重依靠棋艺上的斗法感悟,来尽快熟悉自己这一世的本命神通。
也就是火风隼一族的火风合击秘法。
它可不是单纯的一种术法,而是两种行属的融合。
并且陈贯也想用它山之石攻玉,看看能不能通过火风秘法,再触类旁通,将其余行属的融合方式解出来一些。
比如,风雷,火雷,再或者是‘水风火雷’。
自己在杀伐上主修雷法,修炼上目前在玄武大陆,也是天上雷属,自然想把自己的强项融合进去。
当然,火风之所以能试着融合,全是靠这一世的血脉,不是靠自己的领悟。
自己目前还没有那个全部融合的本事。
但火风秘法,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教学例子。
虽然属性都不同,可是技多不压身。
与此同时。
在这个飘雪的大冷天里。
不远处府邸内的张阁主,依然在偷听。
他现在已经快成习惯了,且对陈贯越来越好奇了,因为他总觉得陈贯的行事风格,有些说不上来的诡异。
试想,一个正常人,哪会投靠王爷府后,又坚持在外十几年下棋,之后还忽然在府中不出门?
这样的人,要么是心性古怪,要么是肯定有大事。
张阁主在林城的皇宫脚下,见过太多这样的人了。
他们都是一些老谋深算的狐狸,就等着哪天发难。
张阁主基本都知道他们是谁,并派人时刻跟着。
唯独陈贯在王爷府内,需要他亲自监听。
……
十日后。
十几万里外的孟朝,边境城池。
此地今日大雪,满城与城外一片雪白。
但在城中的城主府周围,却被人特意清理出来了一片空地。
这里摆着灵堂与祭祀用品,里里外外有将近三百多人在叩拜。
他们祭祀的是进士。
进士如今已经死亡了十年,今日是进士的忌日。
“祖爷爷……”
“城主……”
伴随着隐约的哭喊声,还有祈祷声。
这里辈分最大的人,是进士的重孙子辈。
进士身为天元大陆之人,再加上灵气养身,寿命是非常长。
他在世的时候,都送过自己所有孙子的葬礼。
但也是最后一位孙子于十年前逝世,他牵挂一散,跟着也就撒手人寰了。
现在此城的城主,是他的重孙子。
感情是没有那么深了。
因为进士在后来的时候,已经有点老年痴呆,且在心里也不愿再去记自己的后辈。
那个时候,他已经相当于呆呆傻傻的城中吉祥物。
而现在。
还有人给他祭奠,也完全是看在他开创此城的功绩,而不是他后来又做了什么丰功伟绩。
当然,对于进士的后辈来说,这还是有点亲情在内。
就算没亲情,也得做样子给外人看,让外人知道他们很孝顺。
……
有人欢喜,有人愁。
在不远的李朝城内。
一家村中小院。
今日早起打拳的赵之泳,虽然一百七十多岁的年纪,满头白发,形容枯槁,但有内力在身,身体还是可以的。
后天小成的巅峰内力,足以养护他苍老的身体许久。
只要没什么意外,活到二百来岁是没有任何问题。
“师父……”
也在赵之泳于雪地中打拳的时候。
后方房屋内传来喊声,他的徒弟正端着一碗热乎乎的羊肉汤出来。
如今他的徒弟也不是曾经的少年,而是满脸络腮胡的壮实中年。
一身内力,已经快要达到后天大成。
算是玄武大陆上的奇才。
如无意外,甚至可以在年老的生机衰弱前,触摸到后天圆满之境!
只要到圆满之境,就已经是一朝之内,排前三的高手。
甚至放在整个玄武大陆来说,也是十分稀少的高手。
以这样的境界,不管去到哪里,他都会受到优厚的朝廷待遇。
每当想到这些。
赵之泳对此也是比较欣慰的。
“用心练。”
此刻,赵之泳接过羊肉汤以后,就让徒弟继续练习。
同样的,徒弟虽然早已超过了赵之泳,且更能轻易打死这位年老的武者。
可是他却十分敬重他的师父。
面对师父的话语,他没有多发一言,只有默默练武。
现在,他也真的是‘保姆’,要么就是给师父做饭,要么就是修炼。
除此之外,他们师徒两人,已经很多年没有行走江湖了。
包括很多江湖上的人,都传言‘快刀赵’被人打死了,他的徒弟又在躲避仇敌。
赵之泳哪怕听到这些传言,也都不屑一顾。
‘等我徒弟出山,你等就知道什么是奇才……’
赵之泳望着正在修炼的徒弟,心里满满都是得意,
‘在这方天地内,我虽然没有闯荡出什么名堂,但我徒弟只要达到后天圆满,我一样是位于顶列……’
……
不知不觉,又是两个月过去。
季节到了冬末。
而在林城的王爷府内。
陈贯今日依旧在小亭子内端坐,但身旁多了一位身穿厚棉袄的王爷。
他如今也不年轻了。
“王爷,最近一些时日,风某有事要出去一趟,时日不知多久。”
陈贯透过茶杯冒出的热气,看向王爷脸上的老人斑,
“这人情若是还存着,怕是下次我回来,你我就要阴阳两望了。”
经过十几年的相处,陈贯和王爷的关系,虽不说是很要好的手足兄弟,但也是很不错的朋友。
毕竟常年来同住一个屋檐下。
再加上自己虽然没有帮过什么忙,但人家一直‘养’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