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2章 扩建(1 / 2)
果然,没过两天,轧钢厂就收到了上面正式下发的扩建及招工文件。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全厂,工人们顿时沸腾了,扩建厂房和食堂,意味着将产生大量新的工作岗位,这对于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待业青年或亲戚的工人们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
尤其是国家现在国家已经开始推行知青下乡政策,家里没工作的青年无不卯着劲想弄一个名额。
这次扩建规模不小,两个新车间加上配套的食堂、后勤等部门,预计需要招收两千多名新工人。
这个数字听起来庞大,但对于拥有数百万人口,就业压力巨大的四九城而言,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注定会引发一场激烈的争夺。
厂领导班子对此次招工高度重视,连续开会商讨方案。
最终确定了一个兼顾内部稳定与社会影响的策略:将50%的名额(约1000人)分配给厂内职工,允许他们推荐符合基本条件的直系亲属或近亲,经审核后优先录用;另外50%的名额,则对外进行统一公开招聘,择优录取。
这个方案一公布,更是让轧钢厂的工人们激动不已,这意味着他们自家孩子、兄弟姐妹的机会大大增加了。
一时间,厂里几乎人人都在谈论这件事,琢磨着自家有没有符合条件的亲戚,气氛空前热烈。
与此同时,各部门的扩编细则也陆续出台。
采购科新成立的“采购三组”赫然在列,编制20人,设组长一名。
这次李怀德还特意给了林远弄两个采购科名额,所以采购科对外招聘的名额实际是18个。
这看似不多的两个名额,在当下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和价值。
消息灵通的人已经开始行动了。
林远拿着厂里下发的正式通知,看着上面白纸黑字的扩编计划和自已的两个推荐名额,眼神沉稳。
林远还没来得及仔细规划手中两个推荐名额的用途,一个他正想找机会接触的关键人物,竟主动找上了门——保卫科科长,杜建国。
杜建国是东北人,行伍出身,身材魁梧,眉宇间带着一股军旅生涯淬炼出的硬朗和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执掌的保卫科负责整个轧钢厂的安全保卫、人员审查、民兵训练和内部纪律稽查,权力涉及厂区安全和人员背景,是连厂领导都要客气三分的重要角色。
更重要的是,他向来作风正派,不掺和杨厂长与李怀德之间的明争暗斗,刻意保持着中立,这使得他的立场更为超然,也成了双方都想争取却又难以拉拢的对象。
林远早就意识到,想在轧钢厂真正立足并保障自身安全,光有李怀德在明面上的支持还不够,必须建立起更稳固更立体的人脉网络。
而掌握着“刀把子”(保卫、审查权力)且立场中立的杜建国,无疑是一块极其重要的拼图。
他之前还琢磨着如何能自然地与杜科长搭上关系,没想到机会竟以这种方式主动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