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5章 见陈嘉堃(1 / 2)
在北京饭店一间颇为雅致的客房里,林远再次见到了陈嘉堃。
双方寒暄落座后,陈嘉堃看着林远,语气中带着一丝恍然和更深的敬佩,“林先生,不,现在该称呼您林科长了。
真没想到,您竟然是红星轧钢厂的采购副科长。
您之前去香港,想必是身负重要公差吧?”
林远微微一笑,既未承认也未否认,只是含蓄地说,“陈先生言重了,都是为人民服务。无论身份如何,我与陈先生结识的缘分和诚意是不变的。”
陈嘉堃是聪明人,立刻明白了林远的意思,对于“林致远”那个南洋商人的身份,两人都极有默契地不再提及,心照不宣地将那页翻了过去。
林远转入正题,“陈先生,关于您投资的事情,我已经向上级主管部门做了初步汇报。
领导对您这样的爱国侨胞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
具体的对接事宜,上面会安排专人负责。
您近期可以在北京稍作休息,领略一下古都风貌,耐心等待通知即可。”
陈嘉堃闻言,心中大定,连忙道,“太好了!有劳林科长费心安排。那我就静候佳音了。”
林远想起情报中提到的事,“另外,听说您携带的一些仪器样品在天津港遇到点麻烦?”
陈嘉堃叹了口气,“是啊,海关那边需要国内对口单位出具证明,人生地不熟的,正不知如何是好。”
林远宽慰道,“这事我来想办法协调,陈先生不必过于焦虑。”
离开北京饭店后,林远没有回厂,而是直接骑车前往冶金部。
他熟门熟路地找到了杨主任的办公室。
“主任,陈嘉堃先生已经到京了,目前下榻在北京饭店。”林远汇报道。
杨主任闻言,放下手中的文件,脸上露出笑容:“哦?已经到了?效率很高嘛。你的工作做得很到位。”
林远继续补充,“我已经跟他初步接触,传达了组织的欢迎态度,让他安心等待后续安排。
另外,他随身带的一些用于投资展示的精密仪器样品在天津港被暂扣了,需要一机部技术鉴定局出具证明才能放行。您看……”
杨主任沉吟片刻,手指在桌面上点了点,“嗯,华侨投资是大事,不能让人家寒心,仪器被扣也是个实际问题。
这样,我会尽快与相关部门沟通,一是落实与他对接的部门和人员,二是协调一机部那边,争取尽快开出证明,把仪器取出来。
这件事你跟进得很好,提供了关键信息,你先回去,有进展我会让通知你。”
“是,主任那我先回厂里了。”林远得到杨主任明确的答复,心里踏实了不少。
他知道,有了冶金部出面协调,杨嘉堃的事情就算走上了正轨。
他骑着车,迎着冬日下午的清冷空气,思绪已经飘回了轧钢厂,开始构思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组考察。
从冶金部出来,看看时间尚早,林远骑着自行车,拐向了莲子胡同。
他询问了邻居大妈,很容易就找到了孙老太家。
敲开门,说明来意后,孙老太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诧异,显然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更没想到会是一位看着就挺体面的年轻干部来找她买旧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