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双方会面(1 / 2)
香港,中环,一栋略显陈旧但位置绝佳的写字楼内,“致远集团”的办公室就设在这里。
陈嘉堃按照林远提供的地址找上门时,叶鸿文早已在等候他的到来。
“陈先生,久仰大名!林先生之前已有电报过来,说您近期会莅临指导,叶某恭候多时了。”
叶鸿文一身剪裁合体的西装,举止干练,笑容热情却不失分寸,立刻给陈嘉堃留下了精明强干的第一印象。
“叶经理客气了,是在下冒昧打扰。”
陈嘉堃打量着这间虽然不算特别宽敞,但布置得井井有条,还透着专业气息的办公室,心里对林远在香港的这份产业有了更具体的认知。
“陈先生,不好意思临时办公环境有些简陋,不过我们新的办公楼已经开始着手建设。”叶鸿文解释一下。
“无艾,叶先生!凡事都是从无到有,我可是非常看好致远集团的发展。”
双方落座,寒暄几句后便迅速切入正题。
陈嘉堃此次前来,主要目的就是探讨如何借助“致远集团”的平台,开拓南洋市场,实现他与林远约定的“国内奉献,海外盈利”的战略构想。
叶鸿文显然做足了功课。
他并没有急于推销,而是先耐心聆听了陈嘉堃关于其家族在南洋(主要是在印尼和马来西亚)的生意网络、人脉资源以及主要经营领域的介绍。
待陈嘉堃说完,叶鸿文才不疾不徐地开口,语气充满了自信与条理:
“陈先生,根据您的介绍以及林先生之前的规划,我对我们双方合作开发南洋市场,初步有以下几个构想:
第一,渠道整合,借船出海。
贵家族在南洋已有的商贸网络,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
‘致远集团’可以作为总代理,将国内未来那座精密零件厂生产出的达标产品,以及我们通过其他渠道能够组织到符合南洋市场需求的内地特色工业品、土特产,通过您的网络进行销售。
我们可以采取佣金制或买断制,具体方式可以协商,确保贵方的利益。
第二,信息互通,精准定位。
我们希望与您建立稳定的信息沟通机制。
由您和您的团队在南洋前沿,负责搜集当地市场的需求信息、价格动态、政策变化。
‘致远集团’则依托香港的地理优势和对内地产业的了解,负责寻找、组织最合适的货源。
我们双向奔赴,才能精准地抓住商机。
第三,资本联动,深度绑定。
除了单纯的贸易,我们还可以探讨更深度的资本合作。
例如,如果发现某个产品在南洋市场潜力巨大,我们可以共同出资,在国内寻找合适的厂家进行定向投资或技术升级,专门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打造我们自已的供应链和品牌。
林先生提及的将海外利润反哺国内技术发展的构想,便能以此实现。
第四,风险对冲,合规经营。
南洋市场情况复杂,政治、汇率风险都需要考量。
‘致远集团’在香港,可以灵活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风险对冲。
同时,所有贸易往来务必做到流程清晰、账目合规,经得起任何审查,这也是林先生一再强调的底线。”
叶鸿文思路清晰,条分缕析,从渠道、信息、资本到风控,几乎涵盖了一项跨国贸易合作的所有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