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好友结婚(2 / 2)
灾年到来情报系统也是越发小气,每天除了鸡毛蒜皮的情报外,大多都是无用的。
李卫民要结婚了。
这个消息有些突然。
原本他和对象商量好,等来年光景好些再办婚事。
但女方的家长看着一天比一天严峻的粮荒,实在忧心忡忡。
多留女儿在家一年,就意味着要多消耗一份宝贵的口粮,对于两个都不宽裕的家庭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
于是,两家大人一合计,索性就把婚期提前了,简单操办,也好让两个孩子早点组成家庭,互相扶持着度过难关。
没有热闹的迎亲队伍,没有大摆宴席的排场,甚至连像样的新衣服都只是勉强置办了一身。
婚礼简单到近乎潦草:就在李卫民家那间略显拥挤的小屋里,请了双方父母和至亲,两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了一顿算是“喜宴”的饭。
饭菜自然谈不上丰盛,多是些素菜,唯一的荤菜是一小碟切得极薄的腊肉,每人象征性地夹了一两片。
但氛围却是真诚而温暖的。
大人们说着叮嘱和祝福的话,新娘子脸上带着羞涩而坚定的笑容,李卫民则显得格外沉稳,似乎一夜之间就褪去了青年的青涩,有了承担家庭责任的模样。
作为最好的兄弟,林远和张建国自然是到场了。
他们俩私下商量好,每人封了一个厚厚的红包——里面是五块钱。
这在那年月,尤其是对于他们这些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来说,绝对是一份极其厚重的人情了。
要知道,普通工友之间随礼,也就是块儿八毛的事情。
张建国把红包塞到李卫民手里时,还捶了他肩膀一下,粗声粗气地说,“卫民,好好对嫂子!以后就是大人了!”
林远也笑着送上红包和祝福,“卫民,恭喜!以后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李卫民接过红包,捏着那厚厚的触感,眼眶有些发红。
他知道这五块钱的分量,在这粮食比钱还金贵的时候,兄弟们这是把实实在在的心意掏给了他。
他重重地点点头,话不多,但一切尽在不言中,“谢了,兄弟!”
简单的仪式过后,大家便散了。
没有闹洞房,也没有更多的喧嚣。
林远和张建国并肩走出李家,看着胡同里灰蒙蒙的天空,心里都有些感慨。
“没想到卫民这小子倒跑到咱俩前头去了。”张建国咂咂嘴说道。
“时局催人吧。”林远轻轻叹了口气,“希望他们俩以后能好好的。”
院里的许大茂年后也结了婚,请了全院所有邻居,把婚礼办得风风光光的。
好多肉菜院里的邻居听都没听过,全是娄家那边提供的,林远、闫解成跟着去接亲,娄家那边可能是低调嫁女没有送大量的嫁妆,可能私下里找补吧。
林远也很大方的随了一块钱红包,和众人美美搓了一顿。
席面是许大茂从外面找人来做的,没有请死对头傻柱,可把傻柱气得够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