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0章 林婉晴身世(1 / 2)
处理掉那批占地方的娄家杂物,换得十根沉甸甸的黄鱼安稳落入空间,林远只觉得心头一松,连带着系统空间显得整洁开阔了不少,不再像之前那般杂乱无章。
他踏着夜色回到雨儿胡同的小院,屋里还亮着温暖的灯光。
推门进去,只见林婉晴披着外衣靠在床头,显然还在等他。
“远哥,事情都办好了吗?”她声音里带着一丝倦意,更多的是关切。
“嗯,都妥了。”
林远放轻脚步走到床边,看了眼旁边摇篮里睡得正香的儿子,柔声道,“你怎么还没睡?宝宝闹你了?”
“刚喂了次奶,哄睡了。就是……有点担心你。”林婉晴看着他,眼底是化不开的柔情。
林远洗漱好后两个人躺在床上,“远哥我们说说话吧。”
“好。”
“现在有了安澜后,我该把我的一些家世和你说说。”
苏州的苏家,曾是显赫一时的丝绸资本家,苏老太爷有四个儿子,家族表面和睦,内里却暗流涌动。
苏婉晴的父亲是苏家小儿子,一位儒雅且专注于工艺的绅士,娶了书香世家的小姐林秀荷为妻,二人育有一女,取名婉晴,视若珍宝。
然而,苏老太爷去世后,家族内部的权力争夺骤然爆发,在一次前往自家丝绸厂巡查的路上,苏父遭遇“意外”埋伏,身受重伤,不久便撒手人寰。
失去了顶梁柱,苏婉晴和母亲林秀荷立刻成了其他几房排挤的对象,她们被无情地赶出了苏家大门,几乎净身出户。
林秀荷带着年幼的苏婉晴,回到了自已的娘家——也曾是书香门第的林家。
奈何林家也已家道中落,林老爷子也已经不在,且当初将女儿嫁入苏家,本就有攀附之心,如今见母女二人落魄归来,非但没有伸出援手,反而担心受到牵连,更指望着苏家其他房能念旧情给些帮扶,竟狠心将她们拒之门外。
世态炎凉,莫过于此,坚强的林秀荷靠着做针线活和变卖随身携带的少许细软,勉强维持着母女二人的生活,并坚持让婉晴读书,她希望知识能改变女儿的命运。
然而,灾年连绵,日子越来越艰难,那点微薄的家底终于耗尽,懂事的苏婉晴在初中毕业后,主动选择了退学,希望能为母亲分担重负。
但长期的劳累忧郁与营养不良,最终还是拖垮了林秀荷。
弥留之际,林秀荷紧紧握着女儿的手,将最后的希望托付给她。
她想起两位故人:一位是昔日情同姐妹的闺蜜,听说后来转业到了北京工作;另一位是父亲林老爷子的至交好友,如今也在北京身居高位。
她将这两个珍贵的联络方式塞给女儿,叮嘱她一定要去北京寻找生机。
母亲去世后,举目无亲的苏婉晴怀着最后的希望,踏上了北上的路途。
她按照地址,历经周折,终于找到了那位领导——也正是轧钢厂李怀德的岳父,领导重情义,念及旧友,将风尘仆仆的苏婉晴暂时安置家中。
然而,时移世易身居高位的领导,其身份非常敏感,绝不能与资本家有任何公开的瓜葛。
他同情苏婉晴的遭遇,但直接安顿她风险太大,他几经周折,帮她找到了她母亲的那位闺蜜——如今在交道口街道办的王主任。
李怀德的岳父与王主任进行了一次严肃而秘密的谈话,两人都清楚,要想让这个女孩在北京安稳地生活下去,就必须彻底切断她与苏家的联系。
王主任看着眼前这个虽然憔悴但眉眼清秀,透着股韧劲的姑娘,心生怜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领导,这孩子出身资本家,这是个定时炸弹,不如……让她随她母亲的姓,改叫‘林婉晴’。她的来历,就说是从南边逃荒来的孤女,身份定为‘贫农’,这样我才能名正言顺地帮她安排工作。”
领导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这是保护她,也是保护所有人的最好办法。
于是,“苏婉晴”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南方的逃荒女“林婉晴”。
王主任将洗白身份后的林婉晴,同几个逃荒女安排到纺织厂当临时工。
另外王主任还不见稳妥,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她一个全新的干净的出身,介绍给根正苗红、政治可靠的工人当媳妇,是最高效的洗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