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烂话也能钉进天灵盖(1 / 2)
那由瓜子壳燃尽的灰烬,竟没有一丝一毫要被风吹散的迹象。
它们仿佛被一股无形的胶水黏合在原地,维持着字形的残骸。
谢昭华静静地看着,眼底无波无澜,直到黎明的第一缕微光刺破夜色,照亮了这片死寂的废墟。
就在那光芒触及灯盏的刹那,异变陡生!
七堆灰烬仿佛活了过来,不再是松散的粉末,而是瞬间凝成七条纤细的黑线。
它们如拥有生命的藤蔓,又似扭动的蚯蚓,倏地一下钻入油灯下方的焦黑土地,消失不见。
风停了,万籁俱寂。
谢昭华缓缓蹲下身,伸出苍白而修长的手指,拨开地表的碎石与瓦砾。
焦土之下,景象让她瞳孔骤然一缩。
那七条灰烬黑线钻入的地方,竟蔓延开一片蛛网般的暗红色脉络!
它们不像植物的根系,更像是某种巨大生物裸露在外的血管,深深扎根于大地之中。
她将指尖轻轻贴上去,触感微温,甚至能感觉到一阵极其微弱、却又坚韧不拔的搏动,仿佛大地的心跳。
“还活着……”她低声自语,声音沙哑。
她从怀中取出一个用油纸包裹的小物,层层打开,露出里面最后半片闪烁着微光的晶屑。
这正是从姜璃那个草人身上得到的最后遗物。
没有任何犹豫,谢昭华将这半片晶屑按在了那跳动的暗红脉络之上。
“滋——”
一声轻微到几乎听不见的脆响。
晶屑没有碎裂,而是瞬间崩解为一捧璀璨的光尘,如同萤火虫般,悉数渗入地底,被那红色脉络彻底吞噬。
几乎在同一时刻,数十里外的藏经洞旁,那棵一直沉默矗立的老槐树猛然一阵剧烈摇晃,仿佛被无形的巨手撼动。
满树早已干枯的叶片哗啦啦尽数脱落,在刹那间掉得精光。
光秃秃的树干上,粗糙的树皮竟开始自行蠕动、开裂,浮现出一行扭曲盘绕的字迹,像是用烙铁烫出来的疤痕:
“你说的……不算数。”
跑丫坡的谢昭华仿佛心有灵犀,缓缓抬起头,望向老槐树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不算数?
她嗤笑一声,眼神里尽是疯狂的挑衅。
她猛地伸手,抓起一把混着瓜子壳灰烬的焦土,看也不看,直接塞进了自己嘴里。
碎石硌着牙,泥土的腥气与灰烬的苦涩瞬间充斥口腔。
她面无表情地咀嚼着,喉头滚动,将这口荒谬绝伦的“食物”咽了下去。
“那我就说点更荒唐的。”她舔了舔沾着泥星的嘴唇,对着脚下的大地低语,“我要这天,再也打不了雷。”
当谢昭华在荒坡与焦土对话时,虞清昼也未曾停歇。
她自藏经洞归来后,立刻命人将那些被踩得稀烂的《人间杂律》残页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
她没有试图修复它们,而是做了一件更出格的事。
春祭用的巨大石台上,虞清昼命人架起大锅,将残页与新鲜的桐油、麻纸浆一同投入,熬成一锅污浊黏稠的墨色纸浆。
而后,她亲执一柄半人高的巨大毛笔,蘸着这混杂了万人踩踏之痕的“墨”,在平整的石面之上,重新抄录《人间杂律》。
她的动作不快,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每写一个字,她便用一根银针刺破自己的指尖,将一滴殷红的血珠滴入笔锋,与那污浊的墨色融为一体。
她的血,成了新的祭品。
当她写至“沉默亦可为誓”这一句时,手腕忽然一颤,笔锋在石面上划出一道长长的墨痕。
诡异的是,那道墨痕并未就此干涸,竟像是活物一般,自行蠕动、延展,在石板上额外爬出了一行纤细却清晰的小字:
“我们不想飞升,我们只想老死。”
字迹一成,天地色变。
明明是晴朗的白日,天际却骤然响起滚滚雷鸣,沉闷如巨兽的咆哮。
可天上连一丝云都没有,更别提落雨。
紧接着,那湛蓝的天幕中央,竟无声无息地裂开了一道极细的金色缝隙,仿佛天空被划破了一道伤口。
金光从缝隙中洒落,将整座山门映照得如同古旧的铜像,充满了肃杀与诡异。
山门弟子无不骇然,纷纷跪伏在地,以为是天神震怒。
唯有虞清昼,依旧笔直地立于石台之前,不避不跪。
她迎着那道诡异的金光,只是缓缓卷起自己的左臂袖口。
白皙的手臂上,赫然烙印着一道狰狞的旧伤——那不是刀剑所伤,而是一段由无数细密魔纹组成的、尚未完成的代码。
那是姜璃最后一次任务失败时,拼着魂飞魄散,在她手臂上刻下的最后讯息。
“你听,”她对着手臂上的伤痕轻语,“它们也在说‘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