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阴阳剥皮人 > 第373章-火灭了

第373章-火灭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关键的是,”林工的声音压得更低了,“我问了其中一个孩子的家长,他家根本没人做过那个梦,孩子也从没接触过任何相关信息。而且,所有老师都反映,孩子们似乎都是在凌晨两三点钟偷偷爬起来画的。”

凌晨两点到三点……

沈默的脑中,一道电光石火般的信息流瞬间串联了起来。

热成像图上,蜡烛燃烧时呈现出的诡异“低温”现象……城市夜间供水管网压力最低、流速最缓的时间段……

他猛地抬起头,盯着林工:“残响,可能在利用水!它借助特定时间段水压的稳定变化,在管道内形成一种低频共振,这种共振频率,可能恰好能与特定人群的脑波耦合,尤其是在浅层睡眠状态下的儿童!”

“我需要证据。”沈默的语气不容置疑,“去离你女儿病房最近的地下管道间,用录音笔录下凌晨两点到三点之间,主供水管道的振动声。”

为了验证这个疯狂的假设,林工彻夜未眠。

第二天,他带着一段记录着沉闷水流与管共鸣的音频,再次来到冷库。

沈默找出一台布满灰尘的老式示波器,这种依靠电子束轰击荧屏发光的古董设备,最不容易受到外界信息干扰。

他将音频信号接入示波器。

绿色的光点在屏幕上跃动,很快稳定成一道规律的波形。

沈默从口袋里拿出一本旧版的《法医神经学》,翻到记录脑电波模式的一页。

他用卡尺量了量屏幕上的波形周期,又对比了书上的图谱。

吻合。

与人体在深度放松或浅层睡眠状态下产生的θ脑波,频率高度耦合。

假设被证实了第一步。

沈默的呼吸微微有些急促,他决定进行更大胆的尝试。

他找出另一份音频文件,那是最初那位调查“母亲之音”事件的女记者,在车内留下的最后遗言的原始录音。

他相信,那段录音里,必然残留着“残响”最原始的信息模板。

他将两段音频进行数字叠加,再次输入示波器。

屏幕上的绿色波形开始剧烈地、不规则地扭曲、跳动,像一颗濒死的心脏。

无数杂乱的信号噪点疯狂闪烁,仿佛两种截然不同的病毒在相互厮杀、吞噬。

就在林工以为机器即将烧毁时,所有的混乱骤然停止。

示波器的荧屏上,那些狂乱的绿色光点,竟在瞬间重新排列组合,构筑出了一行短暂、清晰、却又冰冷刺骨的汉字。

“你不出的话,我们会替你完。”

“滋啦——”

话音刚,示波器内部爆出一团电火花,一股焦臭的黑烟冒出,屏幕上的绿光彻底熄灭。

沈默死死盯着那块变黑的屏幕,后背一片冰凉。

他终于彻底明白了。

残响已经进化了,它不再仅仅是扭曲物理规则的现象,它变成了一种语言模因病毒。

任何试图描述它、分析它、定义它的行为,无论是以文字、声音还是图像,都会被它捕捉、复制、篡改,最终成为它自我繁殖的模板和养料。

揭露真相,就是在为它传播福音。

唯一的防线,是彻底的沉默。

不是扮演沉默,而是成为沉默本身。

拒绝参与这场疯狂的叙述,让它因为缺少“描述者”而无法完成闭环。

当晚,林工在返回市区的途中,突遇一场瓢泼暴雨。

他匆忙躲进一处废弃的地铁施工围挡棚下,雨水顺着生锈的铁皮棚顶疯狂滴,在泥泞的地面上汇成一条条浑浊的细流。

他靠着冰冷的围挡立柱,掏出烟想点燃,却发现打火机早已被雨水浸透。

他烦躁地将烟丢在地上,无意间一瞥,看到了脚边一汪积水中的倒影。

水中的那张脸,起初还是他自己。

但下一秒,那张疲惫、布满胡茬的脸,竟像水墨画般缓缓散开、重组,变成了沈默那张冷静到没有一丝表情的脸。

倒影里的“沈默”,嘴唇无声地开合着,似乎在对他着什么。

林-林工吓得猛地向后退去,脚下一滑,踩在了一块松动的地砖上。

“咔嚓”一声,地砖碎裂,露出下方埋着的一截黄铜管道。

而在那截锈迹斑斑的铜管管口,赫然塞着半张被烧得焦黑的纸片。

林工的心跳几乎停止。

他认得那纸张的材质,正是沈默那本从不离身的笔记本。

他颤抖着手,将那片被泥水浸透的残页捻起。

借着远处街灯微弱的光,他看到纸上用钢笔写下的字迹虽然已经晕开,但仍有两个字,如同烙印般清晰可辨:

别听。

就在他看清这两个字的瞬间,一声沉闷的爆响从不远处的区域变电站传来,整片街区随之陷入一片死寂的黑暗。

林工捏着那张潮湿的纸片,独自站在无边的暴雨和黑暗里。

他忽然意识到一个比鬼魂更恐怖的可能。

沉默,正在被模仿。

而真正的敌人,已经学会了如何伪造“沉默的指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