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崇祯:朕有唯物主义,可以不要祖坟(2 / 2)
没多久,几位阁部重臣到了。
崇祯没提昌平的事,直接说了漠南:“插汉部苏泰太后之子的事情,就照着朕日前宣布的办。着礼部即刻准备敕书、印信,兵部调拨一批军械赏赐,由袁崇焕派得力之人,速速送去。这漠南汗王的旗号,该立起来了。”
几位老臣心里都跟明镜似的,知道皇上这时候突然要扶植插汉部,必然与昌平战事有关。但皇上不说破,他们也不好问,只能领旨。
“皇上圣明,此乃羁縻漠南、断虏右臂之长策。”孙承宗躬身道。
崇祯点点头,没再多说。
等臣子们都退下了,他才对王承恩低声吩咐:“给祖大寿、何可纲发密旨,用六百里加急。就问他们一件事:辽南、朝鲜已经打成一锅粥了,毛文龙也在辽东登陆了他们,真的不想意思一下?”
昌平城外,后金大营,汗帐内。
气氛凝重。
黄台吉坐在上首,脸色比前几天更差,眼窝深陷。
“大汗,盛京急报!”岳托先开口,语气沉重,“辽南……出大事了!毛文龙、黄得功部攻势极猛,已连破我数处营垒,兵锋直指海州!盖州方面也吃紧!”
豪格一听就炸了:“父汗!还等什么?赶紧回师!先把毛文龙、黄得功撵回去再说!”
岳托却摇头:“大阿哥,万万不可!辽东丢几个堡子不算什么。我军若无功而返,今年冬天和明年的春荒可不好过!况且,今日退兵易,来日进军难”
他的话算是在黄台吉的伤口上撒了把盐!
辽东丢几个堡子,对大金而言,绝对是天塌一样的大事!
这说明明军有了在辽东步步为营占地盘的能力!有了在辽东占地盘的能力后,明军自然也有了在辽河下游平原上砸大金饭碗的能力。
大明脸皮一厚,不要祖坟了又能怎么样?而大金一百多万人,能不吃饭吗?
不可能!
所以大金这回一退兵,就必须在辽东、辽南各处加强设防了大金才多少兵?处处设防之后,还能抽出多少人打进长城?
“那怎么办?眼睁睁看着毛文龙、黄得功在辽东步步为营?”豪格这时梗着脖子,又和岳托争论起来了。
黄台吉没说话,只是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多尔衮身上:“老十四,天寿山那边,怎么样了?”
多尔衮正盯着帐内跳动的火苗出神,被一点名,愣了下,忙回道:“回大汗,正在挖……只是,地宫坚固异常,非一日之功……”他语气有些吞吐,“臣弟觉得,这挖人祖坟,有伤天和,是不是……”
“是什么?”黄台吉目光一冷,“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朱家皇帝坐在北京城里,靠的不是仁义道德!”
多尔衮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低下头:“嗻。”
就在这时,范文程脚步匆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大汗!明朝使者又来了!那魏忠贤递话,说愿意认真谈互市和赏赐的具体条款,请大汗示下,何时何地洽谈。”
帐内顿时一静。
豪格和岳托都看向黄台吉。
黄台吉脸上阴晴不定,手指捻着衣角。辽南突如其来的猛烈攻势,明朝使者恰到好处的“服软”,还有西边库库和屯传来的消息……这些碎片在他脑子里飞快地拼凑着。
他突然笑了。
“虚张声势……朱由检这是怕了。”黄台吉缓缓道,眼神锐利,“他在辽南拼尽全力猛攻,就是想逼孤分心,好在谈判桌上让孤让步!扶植插汉部?哼,远水难解近渴!他这是把家底都押上来吓唬孤了!”
他猛地站起身,决断已下:“告诉魏忠贤,明日巳时,孤亲自与他谈!让他把大明的诚意都摆出来!”
他又看向多尔衮,语气斩钉截铁:“老十四,天寿山那边,给孤加紧挖!三日之内,孤要听到地宫被挖开的信儿!孤倒要看看,是谁先沉不住气儿!”
多尔衮嘴角抽动了一下,低头领命:“嗻……”
帐内众人心思各异地退下了。
黄台吉独自走到帐口,掀开帘子,望着南边明军大营的方向,夜色中只有零星灯火。
“就看谁先沉不住气!”他低声自语。
夜幕落下。
辽南平原上,几处火光特别显眼。
毛文龙带着几百步骑,沿着小路悄无声息地向北行进。
路过一个庄子,能看到里面乱哄哄的,肯定是先头部队刚闹过。
他勒住马,问了向导几句。
“龙帅,前头再走十里,就是耀州驿了。过了耀州驿,离海州卫就不远了。”向导低声说。
毛文龙点点头,掏出块干粮啃着。
“告诉弟兄们,歇两刻钟,然后连夜赶路。海州城下,咱们再去放把火!”
他望向北边漆黑的夜空,眼里闪着凶光。
黄台吉还在昌平做梦呢。
他毛文龙,已经开始砸建奴的饭碗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