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皆为华夏(1 / 2)
郭宗训落座,目光却始终直直盯着李煜。
这南唐国主生得丰额广颐,颅顶饱满,天生自带帝王雍容。
那双史料记载的罕见重瞳,瞳仁叠映如秋水含星,偏因久耽文墨少历风霜,眼底浸着三分温润清逸,倒更像个谪仙词人,而非乱世君主。
而挺括端直的鼻梁下,唇形薄而锋利,齿列骈密如贝,肤色莹白得不见半分尘俗烟火气,乌黑浓密的鬓发垂落耳畔,衬得面容清俊秀雅,既有文人隽逸,又含君主矜贵,无沙场杀伐之厉色,多诗画浸润之温润。
果然配得上“帅哥”二字,与史书记载分毫不差……
当然名不虚传啊……
郭宗训心中暗忖,但下一刻,他却不由地皱了皱眉:
只因他的余光已然看到了在李煜身后恭敬站立的“绝命毒师”赵匡义,脑海里瞬间想起了历史上李煜的下场。
史书中李煜被囚汴京,最终饮下赵匡义送来的牵机毒酒,七窍流血而亡……
李煜啊李煜!
你若识时务乖乖归降,本宫便留你一条性命,让你居于金陵别苑,终日饮酒作词,把那些蚀骨相思、家国愁绪写个够,也算不负你“词帝”的才名!
可你若执迷不悟,偏要做那分裂华夏的绊脚石……
心念电转间,李煜还在整理冕服的系带,显然在酝酿早已备好的长篇大论。
郭宗训却已率先扬唇,声线清朗如玉石相击,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威压,穿透大厅的寂静:
“江南国主,既然此次会面的目的之前都已经确定好了,那便直接开门见山了!”
“你想要提什么条件,但说无妨……”
李煜猛地抬头,重瞳中满是错愕,仿佛被人兜头浇了一盆冷水:
不是!
这么直接的吗?
一点礼数客套都没有?
好歹也是国与国之间的谈判……
殊不知,他之所以如此郁闷,只因他知道,此次谈判必将载入史册,也必定会被天下人所知。
所以,他一直在反复演练,要痛斥大周无故兴兵、假道灭虢的无耻行径,要嘲讽这黄口小儿乳臭未干不知天高地厚!
更要细数南唐国力强盛、水师精锐,甚至备好说辞煽动江南众臣的同仇敌忾,让天下人知道,他李煜才是站在了大义的制高点……
可对方竟直接跳过所有铺垫,一剑刺穿了他的所有准备!
精心打磨的腹稿全成了废话,李煜心头火起,胸腔里的怒气直窜天灵盖,却强压着没发作。
他扯出两声干笑,声音里带着刻意的放缓,试图找回主动权:“没想到大周太子年纪轻轻,性子倒这般急躁……”
“非急躁,”郭宗训脸上的笑意不变,语气却陡然凌厉如刀,“我大周的时间金贵得很!”
“荡平江南后,还要挥师北上,踏平辽国,横扫漠北,一统天下!”
“哪有闲工夫陪你磨牙……”
“放肆!”李煜眉头骤拧,心头的无名火再也压不住,重瞳中翻涌着怒意,“你一个十岁稚子,也敢妄谈一统天下?”
“我江南沃土千里,水师雄踞长江,岂容你说荡平就荡平……”
他回头瞥了眼赵匡义,见对方眼底闪过一丝默契的冷光,仿佛在说“正该如此”,当即底气更足,沉声道:
“既然太子如此痛快,朕也不再兜圈子!”
“朕知大周兵强马壮,但江南非荆南、武平可比!”
“我江南国城防坚固,粮草充足,水师战船千艘,足以封锁长江!”
“若非不忍江南黎民遭战火荼毒,朕断不会屈尊来此和谈……”
郭宗训淡淡打断,语气里的嘲讽毫不掩饰:“李国主这‘仁心’,倒真是廉价得很!”
“坐拥半壁江山,却偏安一隅,看着中原百姓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看着辽国铁骑践踏华夏故土,你所谓的‘仁心’,不过是保你自己偏安享乐的借口罢了!”
“要本宫说说,你这格局终究小了……”
“朕的格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