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你们只管开团(2 / 2)
……
京信大厦。
王盛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车水马龙的三环路。
李婷婷将一份份舆情简报和私下传来的“警告”放在他的办公桌上。
他没有愤怒,反而异常冷静。
“老板,情况对我们很不利。背后推动的力量很杂,港圈那帮人跳得最欢,京圈里看我们不顺眼的也在使绊子,沪圈隔岸观火……还有人在背后捅刀子,想阻止我们上市。”李婷婷语气凝重。
王盛语气平静道:“盛影走到今天,动了太多人的蛋糕,想我们死的人,自然也多。”
“港圈那帮人,不过是败犬的远吠,他们赖以生存的旧模式行将就木,把气撒在我头上而已。内地没有人拉他们,他们自己就会死,不足为惧。”
“京圈里的某些人,守着那点坛坛罐罐,生怕我们打破了他们的舒适区,既想赚钱又放不下身段,可笑。”
“沪圈……利益使然,可以理解,但只要合作项目能带来实打实的好处,他们就不会真正翻脸。”
“至于躲在最深处,想借‘文化安全’这柄刀杀人的……”
“无非是那些被我们远远甩在后面的竞争对手。盛影如果倒了,空出来的市场、人才、资源,够他们饱餐一顿了。”
王盛转过身,踱步到办公桌前,拿起那份关于“内参”的报告,嗤笑一声:“把引进分账大片的政策,偷换概念成我王盛的个人行为,把中国电影产业在入世后必然面临的竞争和阵痛,全都归咎于一家努力求生、寻求发展的民营企业……这顶帽子扣得可真大!”
王盛很清楚,引进分账大片的决策,是更高层面为推动中国电影市场开放、倒逼产业升级而制定的战略。
中影集团不过是执行者。
盛影传媒的崛起,恰恰是顺应了这一大势,用市场化的方式证明了国产电影同样可以取得商业成功,甚至在海外开拓疆土。
这帮人攻击盛影,本质上是在攻击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的成果,是想把刚刚看到一丝曙光的国产电影产业,再拉回到过去那种故步自封、依赖保护的状态中去!
“他们这不是在帮我,是在帮好莱坞扫清障碍!”
王盛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我们自己人都不支持自己人搞商业类型片,不鼓励创新和市场化,那才是真正的向好莱坞投降!才是国产电影的末日!”
略一思忖。
王盛心中已有决断。
忍气吞声?
寻求和解?
那不是他的风格。
在这种原则性问题上的退让,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认为你软弱可欺。
既然你们开了这个团,就别怪我下手狠!
“婷婷。”
“在。”
王盛对李婷婷下达指令:
“第一,让我们的公关部门和合作的媒体,立刻准备反击材料!核心论点就一个:盛影传媒的成功,是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的成功!攻击盛影,就是攻击改革!把高度给我立起来!”
“第二,联系韩三坪董事长和中影集团,表明我们的立场,争取他们的支持。引进大片是国策,这一点必须明确!”
“第三,把我们这些年投资的文艺片、主旋律项目,比如《那山那人那狗》、《红旗》、《横空出世》等等,全部拿出来!用事实证明盛影传媒从未放弃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
“第四,”
王盛顿了顿,语气更冷,“让法务部和信息安全部门动起来,搜集所有恶意造谣、诽谤的证据,尤其是那几个跳得最欢的所谓‘专家’和‘媒体’。准备律师函,该告的告,绝不手软!”
“第五,通知上市工作小组,按原计划推进,不受任何影响。”
“第六,让公关部组织一场新闻发布会,我亲自下场,把事情说清楚!”
王盛的策略很清晰。
你打你的文化悲情牌,我打我的市场化改革和产业发展牌;你躲在暗处煽风点火,我就走到台前真刀真枪地干;你想用舆论压我,我就用法律和更强大的舆论反击回去!
嗅到这其中巨大危险的李婷婷抿了抿嘴唇,收起工作笔记,点点头道:“是,我这就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