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450:爆发(2 / 2)
傍晚。
各路晚报出炉,一千二百九十二万元,这个经过精心包装和授权的“粗报数据”,如同被投入平静湖面的又一枚重磅炸弹,引爆整个舆论场。
《惊爆!〈博物馆奇妙夜〉首日粗报1292万,创国产电影史新纪录!》
《单日狂揽近一千三百万,王盛奇幻巨制引爆市场核弹!》
《1292万!一个新的时代是否就此开启?》
媒体的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充满了惊叹与难以置信。这个数字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部电影的成功。
它意味着,在《泰坦尼克号》于1998年以3.6亿人民币(注:根据真实数据,《泰坦尼克号》1998年中国内地票房约为3.6亿人民币)的惊天成绩碾压内地市场,创下那座让所有国产电影望而生畏的丰碑四年之后,终于有一部本土制作的电影,在单日票房的表现上,展现出了足以与之比拟、甚至挑战其总纪录的恐怖爆发力!
《泰坦尼克号》当年的辉煌,是建立在好莱坞成熟的工业体系、全球性的文化影响力以及当时内地电影市场相对弱小、几乎毫无招架之力的背景下的。
它像一艘无可阻挡的巨轮,驶过一片舢板之海,留下的不仅是票房神话,更是一代中国电影人心头的隐痛和阴影——我们自己的电影,何时才能拥有这样的吸引力?何时才能夺回被好莱坞大片牢牢占据的市场顶点?
六年前,王盛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北影厂子弟、从婚庆录像起步,没有人能想到,这条看似不起眼的溪流,竟能汇聚成今日的滔滔江河。
六年,国产商业电影从《家和万事兴》的电视电影试探,到《30天》的都市喜剧探索,再到《当幸福来敲门》的社会议题破圈,《初恋这件小事》、《我的野蛮女友》的类型化成功,《功夫足球》的工业化进阶与海外扬名……一步一个脚印,是内容的积累,是类型的开拓,是观众群体的培养和信心的建立。
六年,电影市场的机制改革从北影厂联盟的摸索,到院线制的强力推行,中影盛世等跨省院线的疯狂扩张下沉,“猫眼”平台带来的购票体验革新……是渠道的打通,是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市场活力的彻底激发。
这一切的一切,所有的努力、挣扎、创新与坚持,仿佛都在《博物馆奇妙夜》首日这1292万粗报票房中,得到了集中的爆发和印证!
网络论坛上,影迷和网民们已经彻底沸腾。
“1292万!我滴个乖乖!这是真的吗?一天就差不多够很多电影总票房了!”
“我贡献了两张!带我爸妈去的,他们笑得比我还开心!这电影真的适合全家看!”
“当年看《泰坦尼克号》被震撼得不行,觉得好莱坞太牛逼了。现在看到我们自己的电影也能这么牛,真的……有点想哭。”
“兄弟们,算笔账!这才第一天!要是后面能稳住,《泰坦尼克号》那个3.6亿的记录,是不是……有戏?!”
“楼上的,不是没可能!这势头太猛了!而且这还只是粗报,没算全!”
……
挑战《泰坦尼克号》!
这个曾经想都不敢想的话题,如同野火般在普罗大众间蔓延开来。
它不再仅仅是行业内的专业讨论,变成了一个承载着民族自豪感与文化期待的共同梦想。
六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