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必有蹊跷!(1 / 2)
!
这些典籍都提到,大禹在建立夏朝后,曾将都城定于阳城。
那么,相较于那些凭空出现的白鹿、灵芝,这个依托于古河道的古都城传,且有史书隐约佐证的“祥瑞”,其来历和“真实性”无疑更让人信服,所能产生的政治效果自然也更好。
再结合眼下微妙的形势,不定这背后还有皇帝自己或其心腹在暗中推波助澜,急需这么一个“重磅祥瑞”来稳定局面呢?
这就是复杂的政治博弈啊。
回眼前,一座传中的圣皇都城遗迹,一件可能关乎人道气运的“至宝”,这对于任何一个读书人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谁会不感兴趣呢?
所以近来,不少闻风而动的文人墨客、游学士子,都蜂拥而至,想要一睹为快。
“走走走!如此盛事,岂能错过?我们也去看看!”
酒足饭饱,好奇心被彻底勾起的六人,兴冲冲地结了账,便朝着那传闻中的“禹都阳城”遗迹方向而去。
可惜,等他们兴冲冲赶到传闻中的遗迹所在地时,却发现那里已经被官府用木栅和绳索严严实实地围了起来,更有披甲执锐的郡兵在外围把守巡逻,戒备森严。
即便谢玉亮出身份上前交涉,也照样吃了个不软不硬的闭门羹。
守将言称“奉郡守大人严令,此地正在勘验古迹,事关重大,闲杂人等一律不得入内”。
就算几人再感兴趣,此刻也无可奈何,只能望“栏”兴叹。
而在略显失望的回程路上,当他们经过某段靠近河岸的土路时,脚下大地深处,果然隐隐传来了沉闷而湍急的水流奔涌之声,仿佛有一条地下暗河正在脚底深处咆哮。
“想不到……这地底河声的传闻,竟然是真的!”乔峰一脸感叹。
涉及到大禹这般人族先辈的传故事,总是那么容易让人心生向往与敬意。
只是,早同学听着那地底传来的水流声,却微微蹙起了眉头,感觉自己的心脏随着那水流的节奏有些莫名的不舒服,隐隐生出几分警觉。
宁采臣注意到伙伴的细微异常,凝神侧耳仔细倾听,又观察了一下远处那些守卫士兵的神情,随后对早同学摇了摇头。
低声道:“除了水声,未闻其他异样。那些兵士的情绪也颇为高昂,不似有邪祟作怪之象。”
季瑞虽然啥特殊感觉也没有,但胆子大主意野啊。
一个眼神飞了过来,那意思很明显:既然三杰走正道行不通,咱们要不要……晚上……你懂的。
不过,这个“夜探”的提议,当场就被否决了。
到底是靠近洛阳,天子脚下,在此地擅闯官府严密封锁的禁区,风险太大,实在不宜再生事端。
回到城中,六人暂且按下对遗迹的好奇,继续在荥阳街头闲逛,感受着这座古城在祥瑞风波下的独特氛围。
而另一边。
自打踏入荥阳郡地界,石王整个妖就肉眼可见地紧张了起来。
表面上依旧维持着那副岩石般冷硬、毫无表情的模样,但内在的计算力一直维持在一个极高的水准,疯狂运转。
虽然不至于像过载机器般散发热气,但因高度戒备而异常活跃几乎要透体而出的法力波动,让一旁的许宣都有些无奈。
“不要担心。”
某人出言安抚,结果这话完,石王非但没有放松,反而将计算力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脑海中各种地形、史料、传、势力信息开始疯狂交织推演,瞳孔深处数据流般的光芒急速闪烁,仿佛在为自己规划着无数条可能的“生路”。
自从跟了许宣,它被迫开始深入研究人族的地理、历史和人文,凭借着超凡的记忆力和逻辑能力,如今堪称是个博闻强识的“人族通”。
而此刻如此紧张,恰恰是因为“知道得太多了”!
要知道,这里可就是实打实的黄河边上,人族文明最古老、最核心的汇聚之地之一。
荥阳郡!
治所在荥阳,下辖荥阳、京、密、卷、阳武、苑陵、开封、中牟整整八个县。
这八个县,不论哪个单独拎出来,都有一堆足以写满几卷书的传和典故。
其历史底蕴的下限是春秋争霸的诸侯会盟,上限则直接触及“人族圣皇”轩辕、大禹,乃至各种神话时代的大佬!
这些传有的寓意美好,有的记载着灾难,有的听起来就让人毛骨悚然,有的更是细思极恐。
同时,荥阳郡也是文化极度繁荣之地,千百年来孕育了众多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歌赋、锦绣文章不知凡几,浓郁的文气与人道精神长期浸染着这片土地。
可以,人道的光辉,在此地一直无比闪耀和厚重。
这就是“人和”的极致体现!
至于“地利”……更是了不得。
地处黄河与鸿沟交汇之处,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是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枢纽。
战国时期,魏惠王为了称霸中原,在荥阳开凿鸿沟引黄河水南下沟通淮河,形成了贯穿中原腹地的庞大水运网络,极大地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其地理位置更是极为险要,是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楚汉相争时,刘邦便是“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依托荥阳地区的粮仓和关隘,与项羽在此鏖战数年,奠定了日后胜利的基础。
所以确切地,此地长期扮演着中原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核心枢纽的角色,在历史上一直发挥着稳定地方抵御外患、辐射四方的重要作用。
每一寸土地下,都可能埋藏着历史的烽烟与权谋的烙印。
而“天时”,眼下就更炸裂了。
现在正是道消魔长、大势倾覆、龙蛇起陆的混乱时期。
前段时间的淮水灵性复苏,沛国大泽乡的“日夜出”异象,再到商丘引动的“荧惑守心”……
这一系列事件铺垫出来的“天时”宏大无边,已然震动了整个九州格局。
在这等灵性激荡天道紊乱的背景下,以往沉寂在历史长河与大地深处的诸多古老印记、传因果,都会变得异常活跃,更容易被唤醒甚至显化。
再加上“白莲”北上所带来的连许宣自己都未必能完全掌控的因果风暴,这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连石王完全看不懂的形状。
万一……某人在此地,又不心激活了什么了不得的古老存在或者禁忌历史。
它这个区区三境的妖王,恐怕给人家塞牙缝都不够格。
所以,石王的内心是偏向悲观的。
明明是一块大石头成精,经历过成千上万年风吹雨打雷劈电凿的磨砺,心志本该坚如磐石。
偏偏跟在许宣身边的这短短几个月里,屡屡遭遇超出认知和承受极限的场面,道心屡屡濒临破防,想想也是让人……有点心疼。
许宣作为一个很会“话”的人,自然是要继续劝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