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信息差(1 / 2)
贝德斯人观察到的这一幕,基本全世界有条件的大国自然都观测到了!
五常中要问各式装备最齐全的,自然是上三常,他们信息获取渠道是最多的,反应也是最快的。
灯塔,毛子,华国的天基红外卫星和x波段雷达几乎是不分先后发现并捕获到了这个画面!
最后一幕雷达捕捉到的是这架未知飞行器在轨道上尾随着弹道导弹,但仅在一瞬间,另外一颗有核弹道导弹就炸了!!
之后他们屏幕上的雪花斑点开始逐渐增多,直到过载重启!
等完成重启,他们通过雷达监控到的就是是漫天的碎片!!
这些碎片在摩擦力剧增时的刹那就进入了弹道再入状态。
它们与蓝星高层大气发生着剧烈摩擦,能量以光,热以及电磁波形式快速释放着。
他们完全没看到是怎么回事,雷达过载重启以后看到的都是碎片!
于是在事发30秒后,他们迅速调出中轨卫星的航天级防辐射长焦摄像头拍摄的回放画面仔细分析,才发现了这个震惊的画面:
在轨弹道导弹发生核爆的一瞬间后,大约3.5秒时间内,未发生核爆的那枚弹道导弹,直接就被瓦解成了一堆碎片!
从那枚弹道导弹开始解体前几帧画面仔细分析来看,明显是这架未知飞行器发出了一种未知的无形攻击!!
这种攻击迫使这枚弹道导弹直接变成了碎片。
中轨卫星拍摄到的轨道画面还在持续播放着。
视频最后,大家都看到了让人惊恐的一幕:弹道导弹解体后的核弹头,直接凭空消失!!!
反复多次分析,多源数据比对,分析结果还是凭空消失!
不是贝德斯人那种粗糙的光学迷彩…而是,从物理学意义上消失了。
不止光学成像无法捕捉到核弹头的去向,更为先进的观测手段在这架未知飞行器面前都失效了。
这比当初得知末日将至更让他们寝食难安!
这换谁来都得头皮发麻。
这可是核弹头!!
谢云逸一开始其实并没有核弹头的概念。
说真的,在几个月之前,他还只是个普通的实习生,他的人生轨迹,哪怕时间再往前推一年半载,按照正常的流程,他这一生遇到级别最高的人,恐怕就是大学时代的室友陈梓涛了。
谁会真的对核弹头有了解?
他只是个章江大学出来的普通学生,要说特别,顶多只是专业小众了些。
他不了解核弹头,但架不住佳宇非常积极地向他极力描述这分导式多弹头背后的意义。
谢云逸猜,佳宇这家伙应该是最近和华新航天里新来的管理层聊的比较多,所以话里话外满满都是战略布局上的可量化收益以及投入产出财务上的逻辑。
什么灰箱极限测试。
什么把对手逼进:“成本接近无穷,收益趋近于零”的唯一性筹码,只要悬在头顶,谈判桌的天秤就会向先生倾斜15度…
这种平常基本不会用的操作,恐怕都是华新航天新来的这群空降管理的日常!
从佳宇的描述里,谢云逸再次感受到了属于它的一丝复杂“人性”。
既要安全,又要巡游者这架样机,显然在它的逻辑框架里成立了!!
谢云逸很清楚,命令楼兰号以光学隐身和电磁隐身状态把贝德斯弹道导弹撞成碎片,并把核弹头收入囊中会面临什么样的抉择。
这样做,这把火肯定能点起来!
巡游者样机恐怕就很难收回来。
因为巡游者V1版本可没有光学隐身,电磁隐身能力不算强!
全世界的人都会时刻用光学望远镜盯着它的一举一动。
怎么把它安全飞回晨光机械厂,从而拿到上面的飞行数据?
这是个比较难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