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月球方舟(1 / 2)
这一刻,便连经历了无数次大事件、大规模动员,真正见证过人类力量的江阳,呼吸都忍不住有些微微的急促。
在月球建造一座规模可能达到万人的城镇!
虽然月球上已经探明有水,算是解决了这一项最重要、也是占比最多的一项物资的供应问题,但除了水之外,这座月球城镇所需要的其余物资仍旧是天量。
各种各样大中小型的观测设备必不可少,这是科学家们的武器,是月球城镇存在的根本意义。
除此之外是各种各样的建材。
虽然现阶段已经有通过月壤制砖的技术,可以节省大量建材,但可以预见,需要发射向月球的钢结构件、密封件、防辐射装置、电力装置、循环装置等等,同样会是一个天量。
再是人员的补给,食物,药品,航天服等等,以及最为重要的,人员本身。
按照平均体重70KG计算,一万人,就是足足700吨质量!
如今最大型的巨灵神四号火箭,单次向地月转移轨道输送的载荷质量已经达到了百吨。但不要忘了,那是加上各种旅途补给、设备、飞船等的总质量。
一枚巨灵神四号单次发射,就算增加负载,能运送个20人也就顶天了。这便意味着,单单是运输这些人,就需要500枚巨灵神四号火箭!
算上所有需要运送的装备、物资和人员,恐怕全世界的火箭都不够用……
江阳下意识的看向了陈玉声教授,便看到他此刻正在电脑上飞快的操作着,似乎正在翻阅如今时代的航天产业相关数据。
片刻后,他按下了申请发言按钮,并得到了准许。
“以我们现存的火箭和备用火箭、生产速度计算,很显然不够。不过从现有航天产业规模,尤其是火箭制造业规模来看,我认为,我们有较高的概率可以完成这一项任务。”
陈玉声教授的判断没有人质疑。
他是唯一一个具备短时间内火箭大规模制造经验的人。他说有较高概率,那就一定有较高概率。
无非是又一次全球动员而已。
孙长河微微点头,看向了决策团成员们。
“这是我们冬眠顾问团的建议,请诸位决策者考虑。”
那位地质学领军学者补充道:“我认为,这一世之中,地幔探测计划同样需要执行。
我们希望能从地幔之中获取到更多数据,这或许有助于揭示太阳能量是如何作用于地幔的这一问题。
探明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考虑后续,有没有办法阻断这一进程的问题。
有了江阳同志带回来的,上一世紧急攻关离子钻探设备的关键数据,这一世,我们有把握做到将离子钻探设备的成功率提升到10%。
如果仍旧是500个钻探地点同步开钻的话,那么我们至少有50口超深井可以直达地幔,且比上一世至少提前完成10天。
至于全球氦同位素监测系统和卫星测量系统……现在来看是没什么必要了。”
如此,便有两个重磅计划摆在了决策团成员面前。
月城计划和地幔计划。
这两个计划,每一个都需要动员全球力量。两个计划一同执行的话……
决策团成员们的身影从屏幕之中消失。半个小时后重新出现。
决策团首长肃然道:“我们同意同时执行这两个计划。但,我们认为只执行这两个计划还有所不足。
我们认为,应该再加上第三个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