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是不是又有了?(1 / 2)
她的信总是很长,字里行间充满了生活的琐碎和温暖,像是要把家里的一切都搬到纸上,让远方的丈夫安心。
偶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黎书禾也会感到疲惫和孤单。
尤其是女儿睡下后,屋子里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她会拿出宋祈年的军装照片,看着照片上那张坚毅的面孔,默默地给自己打气。
她知道,他选择的这条路,注定充满了分离和奉献。
而她选择了他,也就选择了与他共同承担这一切。
一个月后,黎书禾收到了宋祈年培训期间寄回来的第一张照片。
是在教导队的操场上拍的,他穿着作训服,和几个同期培训的军官站在一起,皮肤晒黑了些,但眼神锐利,身姿挺拔。
照片背后,他用钢笔写了一行小字:“一切安好,勿念。培训还有两月余。”
黎书禾将照片小心地夹在相册里,看着照片上的人,心里既骄傲又酸楚。
骄傲的是她的丈夫如此优秀,酸楚的是这优秀的背后,是她看不见的辛苦和汗水。
天气逐渐转凉,秋天来了。
营区里的树叶开始变黄,飘落。
黎书禾开始着手给丈夫准备冬衣。
她买了新的毛线,比照着旧毛衣的尺寸,一针一针地织起来。
宋曦也凑过来,用彩色的毛线学着织一条歪歪扭扭的围巾,说是要送给爸爸。
婆媳二人,在灯下做着针线,偶尔低声交谈,空气中流淌着一种静谧而坚韧的力量。
曾诗英看着低头织毛衣的儿媳,灯光在她脸上投下柔和的阴影,这个媳妇,自从嫁过来,就没过过几天轻松日子,却从无怨言。
她心里叹了口气,既是心疼,也是感激。
“书禾,”曾诗英忽然开口,“等祈年培训回来,找个时间,我们去看看淇儿吧。”
黎书禾手中的针顿了一下,抬起头,有些惊讶。婆婆已经很久没有主动提起去看望大哥了。
曾诗英的目光有些悠远:“天气冷了,给他送点厚衣服。也……也该让他知道,祈年提拔了,是好事。让他们兄弟俩……唉……”
她没再说下去,但黎书禾明白她的意思。
婆婆始终没有放弃修复兄弟关系的希望。
“好,妈,等祈年回来,我们一起去。”黎书禾轻声应道。
深秋的营区,梧桐叶片片金黄,在略带寒意的风中打着旋儿落下。
黎书禾将最后一件为宋祈年织好的厚毛衣仔细叠好,放进樟木箱子里,和之前准备的其他冬衣放在一起。
箱子里顿时弥漫开一股樟脑和阳光混合的、令人安心的味道。
培训时间已过半,思念如同这秋意,日渐浓稠。
这天是周日,黎书禾带着宋曦去看望婆婆曾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