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去,还是留(1 / 2)
疫情下的城市,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
但在这寂静之下,网络世界却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奔腾着。
对于“璧途”平台而言,这既是天赐的机遇,也是严峻的考验。
夜色深沉,余夏在男生宿舍刚结束一个冗长的技术会议,指节有些发僵地揉了揉眉心。
电脑屏幕上,实时数据监控仪表盘的曲线仍在剧烈跳动。
用户量、并发请求、数据流量的曲线,几乎以陡直的斜率向上冲刺,这背后是无数被困在居室中的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对线上协作与学习的迫切需求。
他沉吟片刻,点开了与江静知的视频通话。
几秒后,通话被接通。
江静知似乎还在实验室,身后是整齐的实验台和低温冰箱微弱的运行声。
她将一缕碎发别到耳后,看向屏幕:“怎么了?服务器又报警了?”
“比那更复杂。”余夏将一份成本分析报表共享给她,手指在屏幕上几个陡升的红色曲线处重点圈划,“用户量和并发请求还在涨,但我们的带宽和算力成本,这个月已经是上个月的三倍。照这个速度,现有的资金池还能撑大半年到一年。”
“这个时间还是比较宽裕的吧?”江静知微微前倾身体,仔细审视着数据,眉头渐渐蹙起:“增长比我们预估的快了太多……但这其实是好事,说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
“是好事,也是危机。”余夏的声音冷静而清晰,“机会窗口打开了,但我们脚下的船不够大,随时可能被自己激起的浪头掀翻。我们必须立刻扩容,不仅仅是服务器,还有核心功能的研发投入,否则用户体验会崩盘。”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一笔远超出当前预算的投资。”他顿了顿,目光透过屏幕看向她,“我本来想把璧途做到一定规模之后,到国外去融资。可现在航班都取消了,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按时赴美。我想提前在国内进行A轮融资。”
江静知沉默了片刻,指尖无意识地轻敲着桌面:“你打算怎么做?现在这个情况,线下路演和见面几乎不可能。”
“我想让我爸想想办法。”余夏的回答很干脆,“他有长期合作的资金渠道,看看他们有没有人对科技项目有兴趣,而且熟人的话……线上沟通也能推进。”他说这话时,视线略微从屏幕上移开了一瞬,似乎这个决定背后有他并未言明的权衡。
江静知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细微的停顿。
她没有立刻追问,只是抱臂思考了一下:“找熟人确实是最快、最现实的选择。看来,你需要写一份无懈可击的商业计划书。”
“已经在写了。”余夏切换屏幕,向她展示了一个刚刚起头的文档,标题赫然是《璧途科技有限公司-A轮融资商业计划书》。
“我们需要更清晰地论证,璧途不是一个简单的‘论坛商城’,而是一个能重新定义科研协作方式的‘解决方案引擎’。你的专业视角和数据支撑至关重要。”
“我明白。”江静知郑重点头,“我这几天就把用户行为分析、各模块协同转化率的数据整理出来。你需要多少,我提供多少。”
她的语气里没有任何犹豫,只有全然的信任与支持。
“谢谢。”余夏的声音里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松弛,“这是我们必须要走的一步。只有借助资本的力量,我们才能跑得比危机更快。”
视频挂断后,余夏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沉寂的城市,他深知,要跨出这一步,必须争取一个人的支持——或者说,至少是理解。
屏幕上的计划书标题在黑暗中泛着微光,像一枚投入深海的鱼雷,它的轨迹,将决定“璧途”这艘船是乘风破浪,还是折戟沉沙。
~
关注璧途资金情况的还有王俊波。
夜晚,J大学生公寓的灯还亮着。
王俊波坐在书桌前,屏幕上是“璧途”项目组刚发出的月度财务简报和工资发放记录。他仔细地看着余夏转发给他的那份兼职薪酬,眉头不自觉地锁紧了。
作为团队里的技术核心之一,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项目“烧钱”的速度。
他听到过江静知曾向肖潇王劲介绍虎头山梯田,知道余夏凭借股份转让获得了一百万资金。
他暗中帮余夏核算过:那一百万,如果精打细算,维持一个轻量级的校园项目,支撑一两年确实问题不大。
但眼下,平台的用户量在增长,服务器扩容、线上推广活动、兼职团队的薪酬,每一项开支都远超最初“小打小闹”的规模。
余夏这几个月按时足额发放的工资,数额并未缩水,这反而让王俊波更加不安——余夏一定动用了其他的资金来源在往里填。
这种高速扩张能持续到几时?总不能等到账面清零、揭不开锅的那一天,才手忙脚乱地去找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