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 第136章 殿下,稳妥为上啊!

第136章 殿下,稳妥为上啊!(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他知道,这或许是当前情况下,最能平衡各方利益的选择。

他看向王琮:“便依王卿所议。即刻拟告示,明日清晨,于县衙前及城内各处紧要路口张贴,言明‘太子赈灾行辕,以玉盐易米,一两盐易粟米三升’,并……”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加上一句,‘太子殿下承诺,十日内,必使掖县粮道畅通,市面有粮!’”

此言一出,如同平地惊雷,刚才还在为盐米兑换比例暗自盘算的众属官,脸色瞬间大变。

一直强忍着的窦静再也按捺不住,猛地跨前一步,声音因为急切而显得有些尖锐。

“殿下!十日万万不可!!!”

他几乎是喊出来的,额头上青筋微微凸起,显示出内心的极度焦虑。

李承乾目光一凝,看向窦静。

“窦卿何出此言?十日,已是孤估算的极限,灾民等不了更久!”

“殿下!”窦静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更沉稳、更具说服力,但语速依旧飞快。

“臣知道殿下心系灾民,欲解倒悬之急。然,十日之期,实在太过仓促,风险巨大啊!”

他掰着手指,一条条陈明利害。

“殿下请想,我们虽已发布债券,以盐、以利吸引粮商,但消息传开需要时间,粮商筹措粮食、组织运输更需要时间!”

“从关中、从江淮、甚至从巴蜀运粮至此,山高路远,漕河虽便,亦需装卸周转。十日?恐怕连最近州县的粮食都未必能完全集结到位!”

“此其一也。”

窦静顿了顿,继续道,语气愈发沉重:“其二,殿下,信用之基,重于泰山,尤在这危难之时,更是维系人心的根本!”

“我们初来乍到,以盐易粮,已是借助了东宫的信誉。若此时再许下‘十日必有粮’之诺言,全城、乃至周边灾民必将翘首以盼,将此言视为救命稻草,朝廷的承诺!”

“可万一……臣是说万一,十日期限一到,粮车未至,或因路途耽搁,或因其他变故,未能如约而至……届时,百姓由期望转为绝望,将会是何等局面?”

窦静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可怕的场景。

“那将不再是简单的饥荒,而是信任的彻底崩塌!民怨沸腾,之前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骚乱!”

“殿下,届时我们手中若无粮,拿什么去安抚?拿什么去平息?朝廷威信,东宫信誉,将荡然无存,受损之严重,远非一时一地之饥馑可比啊!”

窦静说完,深深躬身,几乎将头埋到地上。

周围一片死寂,只有火把燃烧发出的噼啪声,映照着每个人脸上凝重至极的神色。

窦静所言,句句在理,字字诛心。

他们不是不想快,而是这“快”的代价,可能是他们、乃至整个朝廷都无法承受的。

王琮也深吸一口气,出列附和。

“殿下,窦詹事所言,实是老成谋国之言。十日之期,确如悬崖走马,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臣附议,此期……当延后。”

张郎中等其他官员也纷纷躬身:“臣等附议!”

“殿下,稳妥为上啊!”

一边是迫在眉睫的生死,一边是可能引发更大灾难的风险。

这抉择,太沉重了。

他的目光下意识地扫过人群,再次落在了李逸尘身上。

李逸尘感受到太子的目光,知道此刻必须给出一个既能稳定人心,又相对可行的方案。

他再次躬身,声音平稳地开口,打破了僵局。

“殿下,诸位大人所虑极是。十日之期,确乎冒险。然,民心似水,宜疏不宜堵,既已起意承诺,骤然取消或含糊其辞,亦会令人生疑。”

他话锋一转:“不若,取其中道。将期限定为……二十日。”

“二十日?”众人一怔,看向李逸尘。

“是,二十日。”李逸尘解释道,“相较于十日,二十日给予粮商反应、运输的时间更为充裕,大大降低了失期的风险。”

“而对于灾民而言,有一个明确且相对‘可靠’的盼头,总比漫无目的的绝望等待要好。”

“我们可对外宣称,朝廷已动用八方之力,紧急调运粮秣,因路途遥远,确保二十日内必达。”

“同时,辅以我们自身的以盐易粮、将这二十日填充起来,让百姓看到朝廷一直在行动,并非空等。”

他看向窦静和王琮:“窦大人,王大人,二十日之期,是否更为稳妥一些?”

窦静沉吟片刻,与王琮交换了一个眼神,缓缓点头。

“二十日……虽仍显紧迫,但确实比十日从容许多,粮商运作、路途周转,大致可期。若调度得力,并非没有可能。”

王琮也道:“二十日,风险可控。且如李伴读所言,有此明确期限,可安民心,便于我等在此期间推行其他赈济手段。”

李承乾听着众人的议论,心中的天平逐渐倾斜。

他知道,这或许是当前情况下,既能尽可能快,又能最大限度规避风险的最佳选择了。

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断,声音恢复了帝储的沉稳与威仪。

“好!便依诸位所议,期限定为二十日!”

“窦静!”李承乾继续点将。

“臣在!”

“你总揽此次以盐易粮及后续宣传事宜!挑选机敏能干之属官、侍卫,分组编队,持精盐样本及新拟告示,明日天一亮,便给孤挨家挨户地去宣传!”

“不仅要让掖县城内人尽皆知,还要将消息尽可能扩散到周边乡镇、乃至流民聚集之处!”

“告诉他们,朝廷没有忘记他们!太子没有忘记他们!二十日内,粮食必到!”

“在此之前,可用存粮兑换上好精盐。”

……

翌日,清晨。

当第一缕微光勉强驱散掖县上空的阴霾时,一队队身穿东宫服饰或低级官袍的属官、胥吏,在精锐侍卫的护卫下,敲响了城中尚且完好的里坊门户,走向了城外灾民聚集的区域。

窦静亲自带队,前往城内原先富户聚居、可能尚有藏粮的区域。

他来到一扇紧闭的朱漆大门前,示意侍卫上前叩响门环。

良久,门扉才拉开一条缝隙,露出一双警惕而浑浊的眼睛。

“你们……你们是?”一个苍老的声音颤抖着问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