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金丹巅峰(1 / 2)
光阴荏苒,转眼又是一年过去,韩阳已四十四岁。
紫霞峰上,他正悉心指导座下最后一位尚未筑基的弟子。
余知。
余知出身普通农家,身怀火土双属性的极品双灵根。
经过整整十二年的刻苦修炼,如今终于到了冲击筑基的关键时刻。
“师尊,弟子感觉灵力充盈,根基也已稳固,是时候尝试筑基了。”余知恭敬禀报道。
韩阳对这个徒弟的进展颇为满意。
一个农家子弟能走到筑基这一步,除了天赋,更离不开无数个日日夜夜不懈的努力。
修仙之路,本就如此。
任你出身王侯将相,还是寒门乞丐,只要身怀天赋,就有可能一飞冲天。
对于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来说,天赋与机遇缺一不可。
当然,这仅限正道宗门辖地,若在魔道地界,又是另一番光景。
若非出身于白云宗管辖的村落,没有定期前来检测灵根的仙师,他恐怕永远没有机会踏入仙门,更不可能拜入韩阳门下。
宗门自有规矩。
所有宗门收徒,都讲究年纪,即便天赋再高,若在外蹉跎岁月,年过十八永远不再收录为弟子,只能走供奉一路。
而供奉并非从小在宗门培养,几乎不可能进入核心圈子。
许多地域甚至有不少天灵根天才,因未被及时发现,终其一生都不知自身天赋,遗憾老去。
与单灵根的陆江川不同,余知身具火土双灵根,筑基时必须平衡两种属性的灵力,过程更为复杂,资源需要也要多。
为此,韩阳早在开始筹备,不仅备齐了火系灵物,还特意寻来数件土系筑基灵物。
其中最珍贵的,当属那枚“坤元宝珠”。
此珠蕴含精纯的大地精华,对土灵根修士筑基而言,是难得的至宝。
筑基前夕,韩阳将一枚储物戒递予余知,叮嘱道:“这些灵物你收好。火系有一缕异火、赤炎晶和地心火莲;土系除了坤元宝珠,还有戊土精魄与大地灵乳。”
“记住,筑基须循序渐进。先以土系灵物稳固根基,再引火系灵力贯通经脉。”
余知接过储物戒,神识一扫,心中暗惊。这些资源,比起当年师弟陆江川筑基时,竟多出数倍。可见师尊为了他此次筑基,确实费尽心血。
“多谢师尊厚赐,弟子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期望。”
“去吧。”
随后,余知开始闭关冲击筑基。
三个月后,紫霞峰上空异象纷呈——半边天赤红如焰,半边则呈厚重的土黄色。两道灵气漩涡在空中交汇,最终化作一道红黄交织的光柱,直冲云霄。
“成了。”韩阳轻语。
不久,余知神采奕奕走出闭关处,周身灵力法力澎湃,赫然已筑基成功,并且铸就的是三品道基!
在筑基大典上,韩阳欣慰说道:“你身具双灵根,能铸就三品道基,实属不易。今日为师赐你道号——戌火。”
“戌属土,火为本。望你日后修行,能如大地般厚重沉稳,如烈火般勇猛精进。”
余知恭敬行礼:“弟子谨遵师尊教诲,必不负戌火之名。”
望着眼前终于筑基成功的最后一个弟子,韩阳心中感慨万千。
“这速度,比宋师兄筑基还晚了一年。”
韩阳不禁想起,师兄宋玉当年是在二十四岁时筑基的。
如今自已的弟子,在如此多珍稀资源的加持下,仍未能超越。
看来宋师兄,还是很强的。
……
这一年,修真界表面风平浪静,并无大事发生。
然而整个江南地区气氛却颇为微妙。
有消息传出,连白云宗正筹划建立分宗,各方势力暗流涌动,皆在观望此举将带来的格局之变。
与此同时,南荒半阳湖韩家也迎来了两桩喜事。
在韩阳持续寄回大量筑基灵物和修炼资源的情况下,他的母亲沈慧和妹妹韩青青先后突破筑基。
其中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四年前,韩阳四十岁时,他的母亲沈慧就曾尝试过一次筑基,可惜功亏一篑。
幸得韩阳预留的筑基丹护住心脉,保全了修为,未伤根本。
经过四年的沉淀和准备,在韩阳四十四岁这年,沈慧终于一举成功,顺利筑基。
而妹妹韩青青也在同年完成突破。
母女双筑基,在当地传为佳话。
其实早在十四年前,韩阳就曾在淮水郡亲自为母亲和妹妹洗炼灵根,皆已蜕变为中品灵根之资。
在韩阳特意准备的筑基灵物辅助下,两人都铸就了六品道基,算是相当不错的开端,根基稳固,前途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