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盛世危言(1 / 2)
贺重安反复问自己,越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越王的一切,以及贺重安刚刚与越王简单的交谈,在心中反复复盘。
心中忽然有一段话涌上心头。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贺重安感觉,越王就是这样的人。
贺重安觉得,以越王的身份地位。以而今的朝廷风气。越王可以活得滋润百倍。
而今贺重安却感觉,越王活得非常累。
而且看越王在宫学选拔这一件事情的举措,越王不管因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断,本心,其实还是想为国取才的。
这样的人,他想看到什么?
想看到的是真知灼见,忧国忧民之论。
贺重安心中一动,捏笔写下五个字:“盛世危言论。”
顷刻间千余已定。略作斟酌,重新抄写一遍,就起身来到越王身边,双手呈上。
越王一愣,他没有想到贺重安写得这么快。简直是倚马可待。
拿来一看,本想贺重安急着交差,写不出什么,但只是扫了一眼,就认真起来了。
这一篇文章写得就是军队战斗力的问题。
开篇先说大夏武功之盛,不在汉唐之下。再写时移事迁,而今朝廷军队外强中干。
然后从朝廷兵源体制的种种变化,来论证军中战斗力大不如国初,威震天下的禁军,如果不做改革,将来必然有一场大败。
云云。
别的方面贺重安不了解,但这方面贺重安了解得太多了。有太多材料可以用了。
从田制,经济,军队制度,人心变化等等。多方面论证。
可谓鞭策入里。
越王看得入神。
千余字。一会儿就看完了。看完之后,就抬头看贺重安一眼。吃惊的眼神遮掩不住。
随即觉得这文章很多地方,没有想明白。
于是再看一遍。
一会功夫,反复抬头看了贺重安数次。好一阵子才将这一篇文章放下。心中暗道:“没有想到,勋贵子弟中,还有如此大才。”
贺重安所说的东西,他其实是知道的。
越王是嘉成皇帝一手培养出来宗室大臣。对很多事情都是很了解的。
甚至一些情况,比贺重安了解的还要清楚。
但越王,还有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没有贺重安视角开阔。
比如贺重安提出,田制崩坏,土地兼并,导致招兵制度崩溃,禁军兵源,从以小地主为主的良家子变成了,失地农民,或者市井无赖子为主。
这导致军队对于作战心态变化,云云。
这些东西,是很多后世历史学家论证出来的东西。隐隐蕴含着,经济基础影响上层建筑的理论体系。更有经济制度到军事战斗力,跨领域研究。
是越王之前没有想过的。
越王只觉茅塞顿开。他之前只觉得,禁军战斗力下滑。也觉得朝廷应该选拔人才。根本没有想到这方面的问题。
心中反复思量。
只能悠悠一叹。
心中暗道:“果然是盛世危言。”
如果仅仅是军中将领青黄不接,导致军队战斗力下滑,还好解决。
虽然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但天下之大,人才之广。只要细心寻访,怎么能找不到啊?
嘉成初年,南征之前。朝野上下都言缺乏水师将才。嘉成皇帝还不是简拔出郑万年这个天下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