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见越王(2 / 2)
但与这些事情相比。
贺重安只能等。
这已经算好的了。寻常人要见越王,递进去名刺,直接被打回-----那有功夫见你。
从中午等到下午。
贺重安等到饥肠辘辘,还混了一顿廊下食----也就是朝廷工作餐。
吃过饭之后。越王这才见。
一进越王值房。贺重安就看见两边书籍上无数文稿顶着天花板。上面贴着各种标签,本来是为了方便寻找。但此刻就好像书籍长毛一样。
越王的值房不小。如郑邦承一样,也是三间。但显得很小,都被书籍文稿给塞满了。
越王没有坐在书房后面。而是躺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靠着太师椅靠背上,旁边人用毛巾盖在越王额头上,越王挪动一下,盖在眼睛上。
“你只有一炷香时间,有事就说。”贺重安还没有说话,越王就劈头说道。
贺重安准备了不少说词。但见此情景,只能长话短说。将咸安宫学的事情说了。
“这事容易。”越王已经按着毛巾温眼睛,说道:“这几科庶吉士,都在翰林院熬资历。我一句话的事情。但,我为什么要帮你说这一句话?”
这个时候,有一个仆役,将一个沙漏倒转过来了。
细沙簌簌的从上面落下来。
这是贺重安早就听过的越王沙漏。
因为要见越王的人太多,越王干脆让摆了这个东西。沙漏露完之前,要么将事情说完。要么打动越王,让越王主动给他叙时间。
否则,就滚蛋。
贺重安心中暗道:“这是越王的考验。”
好在贺重安来见越王也不是没有准备的。
之前贺重安就想一个问题,越王为什么给他赐字?
仅仅是《盛世危言论》背后的政治观点。
他反复思量之后,觉得未必。
贺重安很清楚自己身上的政治标签。南征勋贵,郑家,这是扯不下来的。越王不知道吗?
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本质上越王其实对大夏现状并不满意。”贺重安眼底有精光流动:“是想谋求改变。”
“而南征勋贵想入京在京城占据位置,也有自己的不得已之处。”
如果南征勋贵不在中枢有位置,将南征的战功兑现成为他们家的世代富贵。不出几十年,人走茶凉。谁还知道这些南征勋贵啊?
“本质上,也是谋求改变,对现在的政治格局不满。”
“用政治图谱来划分,开国勋贵是属于保守派,他们只想维持现状不做任何改变。而越王与南征勋贵都是改革派,或者激进派。想要改变大夏朝廷。虽然在改变方式与程度上,是有差别。”
贺重安可不觉得,越王想要做的事情,与南征勋贵的利益诉求完全一致。
“但不管怎么说。这两边都有可以沟通的地方。越王赐字,真的仅仅是看重我吗?还是想释放某种信号,或者说两者都有。”
贺重安觉得,是两者都有,甚至还有一些他不知道布局。当然了这并不是贺重安谋算不如越王,而是身份地位不同,导致筹码不同,以及信息差。
这才让贺重安看不清楚。
贺重安有百分之八十把握判断,给他赐字。是越王的一手闲棋。也就是那种有枣没枣,打两杆。如果有聪明人发现其中机会。那自然好。
如果没有人发现。也无所谓。
越王付出的其实也不多,无非一点点名声。
这也是贺重安要来的目的之一。
代表南征勋贵一方来试探越王的底线。